服裝是社會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的綜合體。,凝聚著人們的價值觀、倫理觀、審美觀、民族風格和時代精神,凝結著人類的發展史和文明史,是社會的壹面鏡子。隨著時代的發展,服裝行業已經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轉變,企業的競爭也從低成本、低價格競爭向品牌競爭轉變,其中服裝的科技含量、文化含量、創新性將是競爭的關鍵,這對服裝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挑戰和更高的要求。必須對相對落後的教育理念、教育形式、教育結構、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壹系列改革,培養出文化底蘊深厚、科技素養高、審美情趣高尚、工程技術能力強的高素質服裝設計人才。
所謂培養模式,就是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和質量標準,為受教育者設計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以及實現這種結構的途徑。根據培養目標,服裝專業應采用以應用能力和基本素養為主線的培養模式,同時註重適應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按照知識面廣、基礎厚、能力強、素質高的要求,建立新的課程體系,更新教學內容,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其核心是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服裝設計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作為壹名符合時代需求的優秀服裝人才,除了具備較高的專業能力外,還應具備以下素質:
1.人文素養愛因斯坦曾指出:“學校的目的永遠應該是:當年輕人離開學校時,他們應該是壹個和諧的人,而不是家庭作業的專家。”壹方面,服裝是壹個社會、壹個時代的綜合反映。壹位學者曾調侃說,如果讓他睡壹百年,醒來後第壹件事就是買最新的女性時尚雜誌,通過它妳可以了解壹百年後的社會會是什麽樣子。可見,服裝不僅是壹種商品,更是壹種文化,體現了壹定的文化素養、文化人格和審美意識,顯示了壹定的文明程度。另壹方面,服裝作為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文明和社會發展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如果把它與社會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的發展割裂開來,只談服裝設計、技術等,而拋棄服裝發展的靈魂、動力和背景,就會使服裝看起來像是壹個設計師所謂“靈感”的拼湊,服裝風格的形成完全是偶然的;如果忽視對服裝發展歷史邏輯的必然關註,就會導致設計上的盲目模仿和抄襲,斷章取義,玩弄形式,追逐所謂的新潮流和表面浮華;而切斷了服裝發展的文化脈搏,民族傳統服裝文化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根之木,毫無生氣。正如藝術大師、教育家吳冠中先生所說:“在藝術創作中,路遙所知馬力的‘力’字,往往隱藏在文化背景之中。”
因此,我們培養的服裝設計師必須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學會做人,有社會責任感,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人類面臨的同樣的問題,有高尚的情操和審美情趣。只有這樣,才能把握住時代的脈搏,才能把真正時尚健康的文化傳播給大眾,才能設計出真正有生命力的服裝。
2.科技素養以信息技術和生命科學為核心的科技革命正在迅速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維方式,改變著人們的思想觀念、道德倫理觀念、價值觀念和審美取向。互聯網的出現和應用改變了企業的管理模式,使我們在大規模生產的同時,真正滿足了人們需求的差異性、多樣化和個性化,建立了真正的快速反應系統,大大降低了企業的交易成本。生物和材料科學的進步產生了大量的新纖維;萊卡的廣泛使用,解決了困擾人們很久的舒適性和合體性的矛盾。Tencle、彩棉、新醋酸纖維面料、綠色聚乳酸纖維面料等新型纖維面料,既有天然纖維的風格,又有合成纖維的性能,還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環境汙染;再加上整理技術的進步,服裝面料的科技含量大大提高,賦予了面料新的風格和內涵,豐富了表現力,使服裝呈現出新的視覺沖擊,散發出新的魅力;隨著“基因工程”的突破,真正的綠色纖維和織物將很快出現。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改變了我們的物質世界和人們的審美取向。在工業經濟時代,為了滿足工業化大生產的需要,人們崇尚簡約、美、簡單,計算機的廣泛使用使得生產個性化的產品成為可能,人們也更加強調個性美。鑒於工業化帶來的汙染和環境破壞,以及生物化學和環保科學的發展,人們以“綠色”為美,形成了當前的“綠色文化”浪潮。可見,技術不僅僅是針對服裝的技術,它還影響著思想、文化、審美等諸多方面。
3.跨文化素養在跨國際商務中,由於文化差異,服裝產品在款式、色彩、面料、裝飾手法、廣告、營銷等方面與當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審美情趣、風俗習慣、價值觀念、道德觀念不符,往往會滯銷。人們把這種情況稱為“文化障礙”;反之,如果產品能與當地人的文化背景相壹致,則稱之為“文化傳播”。所以我們的服裝要想占領國際市場,創造世界名牌,設計師必須了解國外市場,了解那裏消費者的文化背景、審美、價值觀、消費觀、歷史、宗教、哲學等等。此外,隨著全球經濟壹體化的發展,特別是中國即將加入世貿組織,中國經濟將加速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國內市場國際化和國際市場國有化正在成為現實。國與國之間經濟交流的增加,必然帶來國與國之間的文化滲透和融合。經濟資源的享受壹定會帶來文化的享受。以後可能就很難分辨出是來自哪個文化了。因此,壹方面要善於從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提取符合當代社會思潮、審美意識和未來世界發展趨勢的內容;另壹方面,我們也應該摒棄狹隘的民族意識,廣泛吸收世界各國文化的長處。使我們培養的學生思想開放,具有新壹代的風格,能夠設計生產出適合全球化時代,有世界的漢服。
4.市場經濟素養服裝是商品,必須遵循商品的壹般規律。
從產品到消費者,設計才算真正完成。我們很多時裝設計師在t臺上設計成功,但在市場上大多是失敗者。主要原因是他們缺乏市場意識,不懂市場經濟,不了解產品的真正意義,沒有真正深入地分析和理解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不知道消費者真正需要的是什麽。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需求多樣化、差異化、個性化、審美化,這給我們設計師帶來了施展才華的空間和挑戰。由於人們的經濟收入水平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價值觀的多元化趨勢,人們對消費的追求不同,對產品的理解也不同。從市場營銷的角度來看,壹個完整的產品有三層含義:本質產品、核心產品、正式產品和延伸產品。比如,對於高學歷、高收入的人來說,在購買壹件衣服的時候,往往會把精神上的滿足作為產品的本質,也就是他(她)從產品中追求的利益。對於壹般消費者來說,他(她)可能更關註產品的實用功能,把產品的實用功能當做產品的本質。所以,作為壹名優秀的服裝設計師,妳必須是整個市場的策劃者,充分熟悉市場運作規律,找準自己的消費群體,做出正確的市場定位,了解自己消費者的真實需求。正如壹位世界著名的資深化妝品生產企業家所說:“我們在工廠裏生產的是化妝品,在商店裏賣的是信心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