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中醫
民國有四大名醫,都是指中醫。壹般指,史晉謨、王。還有壹種說法:王和楊浩如。除了孔伯華,五位名醫都是山東曲阜人,其他四位都是南方人。王是江蘇蘇州人,石金墨是浙江蕭山人,四川三臺人,楊浩如是江蘇淮陰人。不管是四大還是五大,這五個人都是民國時期北京最有名的中醫。
65438年至0929年,南京國民政府的美國禁中醫政策遭到了強烈的抵制和反對,不得不撤回。但是有人提出,中醫的資格必須考核,今天換句話說,必須持證上崗。於是在北平成立了鑒定委員會。鑒定委員會的成員是石金墨和王,楊浩如不在其中,因為楊浩如身體不好。但楊浩如是北平第壹所中醫院的創辦人,也就是以現代醫院形式創辦的中醫院。北平最早的中醫教育是北平國立醫學院,孔伯華等人也參加了,但他們不想繼續辦下去。後來史晉謨開辦了華北醫學院,培養了很多中醫人才。這所大學今天不能這樣做。來理解這個概念。他們壹年只招幾十個學生,而年輕的時候只有20個。不過華北醫學院後來確實出了不少人才。
北京的中醫雖然很多,但從患者數量和醫生的生存狀況來看,他們之間有很大的差異。有些人無法謀生,只能自己去藥店或者開個小診所,只能以此為生。不過這五大名醫家裏人多,天天排隊,不要輕易出診。醫藥費也很貴。20世紀20年代初至30年代初,壹次就診的醫療費用通常是壹銀元。銀元是什麽概念?我們之前說過,在20世紀20年代末,壹個銀元差不多夠買壹輛三輪車了。我家在抗日戰爭期間,美國人的日常開銷只有壹天壹元錢。壹個窮人家可能要十天半個月才有壹個銀元,相當高了。但是在胡同裏不太知名的中醫費用可能沒有這個高。另外,說到藥材,當時的藥材並不貴,也沒有藥丸和藥膏丸。壹般來說,飲片比較便宜。除了藥材貴,都比較便宜。發高燒的孩子需要壹種藥——紫雪,還有羚羊角,這種藥比較貴。小時候因為消化不良,曾經吃過珍貴的藥丸。只花了幾分錢。我們住東四的時候,胡同裏窮人家的孩子生病了。他們不想去看醫生。給自己買點藥就行了。
四大名醫各有專長。例如,孔伯華擅長治療發燒。他最喜歡膏藥,因為它們是冷的。孔伯華用的方子膏藥很多,可以貼壹貼,也可以貼兩貼,所以有個外號叫孔膏藥。王擅長治療溫病,其著作以治療溫病為主。四個人中,石金墨活得最久,直到1980。並且活到1960,楊昊如活到1940,活到1955,活到1949。
雖然家裏人有病,我也看中醫,但是不太多。當我尋找中醫時,我經常尋找孔伯華。據說我小時候去看過蕭龍友。那時候我很少去醫院。通常,我邀請壹位醫生到我家。不過,我會去他家找羅曉。
藥店和仿制品清單
現在關於同仁堂的傳說很多,關於它的口碑和藥品質量我們也知道很多。當時除了同仁堂,還有樂仁堂、鶴年堂、永安堂。北京的藥店壹般都是賣藥的,不管是丸劑、散劑、膏劑還是飲片。但有壹個問題是,這是否屬實。壹般好醫生的處方都有指定藥店。有壹個發生在民國時期的小故事,說壹個醫生喜歡用麻黃。壹般來說,壹劑麻黃只能用幾分鐘,最多也就壹塊錢。醫生開始開壹塊錢的麻黃,病人還是不吃,也不出汗。醫生加到兩塊錢,還是沒有。不要流汗。當他開車到三錢時,他已經達到了極限,但它仍然沒有停止工作。醫生覺得病人要出汗了,就開了五塊錢的麻黃,超劑量了。過去,在醫院增加劑量需要雙重簽名。於是吃了這個藥之後,出現了醫療事故,患者出了壹身汗,甚至虛脫死亡。後來家裏人向政府舉報,法院調查,問他哪裏來的藥。患者家屬說1元去了三錢,是在小藥房拿的,最後5元處方是在同仁堂拿的。麻黃就像壹根草棍。他在壹家小藥店被捕。他們把炕席搓成小塊。它看起來像麻黃。像這種麻黃,妳就贏了。吃個壹兩就不出汗了。同仁堂是正品,吃藥的人不願意抓,認為麻黃量太大。但是醫生的處方就在那裏,醫生的雙重簽字,要抓真的麻黃,病人就死了。所以不是同仁堂的錯,也不是醫生的錯。最後,法院把賣假藥的藥店老板關進監獄。
是同仁堂最有名的藥房,也給清宮供應藥品,主要是給宮裏的禦醫院。宮內有藥房,但有些藥丸、藥粉、飲片也需要在同仁堂藥房購買,尤其是壹些參茸、犀牛角等珍貴藥材。而且結賬壹般是兩年壹次。我進入民國,清朝退位,清宮預算大減。於是後來有了壹筆賬,大概是壹萬兩左右的藥,主要是人參,鹿茸,羚羊角。退位的小朝廷沒錢賠,民國政府也沒錢賠。同仁堂虧了不少錢。
那時候抓毒品很好玩,各種模仿都有。比如壹劑用22種藥物,每種藥物都有壹張小紙條,壹般是白底紅字,上面有藥用植物的小圖片,包括根、莖、葉。文中註明了藥物的溫、寒、熱、寒、波動、功效。多吃點藥,就能省下壹大堆仿制品,就像壹棵小草藥。小時候存了很多仿制品,壹個壹個的,都是藥店的。模仿的作用是什麽?壹個是普及效果,壹個是了解裏面開的是什麽藥,不全,有沒有漏藥。比如醫生開了22種藥。回來的時候數壹下這個單子,看看有沒有22份。直到不多也不少的甘草有了復制品。就去查吧。當然,妳可能檢查不出來,但是藥劑師可以。這張仿單今天已經成了文物。當時的壹些大藥店,比如永安堂、鶴年堂、樂仁堂,都有自己的印刷本。
西醫碩士
當時北京有名的美國中醫西醫,基本上都是在自己家裏有自己的診所。因此,在50年代初,醫生被授予自由職業者。當時的醫生和今天的情況完全不同。他們可以受雇於壹兩家醫院,也可以自己開私人診所,同時履行出診職責。那時候,做壹個好醫生是壹個特別體面的職業。
西醫有很多私人醫生。就我個人記憶來說,我年輕的時候,基本上沒去過醫院。那時候醫生上門都是要付費的,比醫院收費貴多了。許多著名的西醫都有私家車。我記得50年代來我家看病的很多醫生都有私家車。比如當時的兒科醫生吳瑞平。她的丈夫是壹個漂亮的女人,但她被稱為家庭主婦。她在家只做家務,教育孩子之類的都是她老公的事。
有些疾病是醫生在家出診不到的,比如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等疾病。所以就像西總布胡同的牙醫張,同仁醫院的耳鼻喉科主任徐。都得靠醫療設備確診,出診難。
年輕的時候,我沒有不去醫院的印象。最後壹個給我看病的醫生是周,他是東北人,六十年代初以前壹直到我家。同壹個院子裏的孩子有時會生病,所以讓周姬敏醫生來看看他們。周也看了壹下,拿了點藥什麽的,也沒收壹分錢。周醫生是壹個非常好的人。他當時在東四聯合醫院,因為後來不允許私人執業,那裏聚集了很多私人醫生。1966文革,因為他是國軍裏的軍醫,滿大街都是他的大字報,家裏也被抄了。當時我偷偷去他家看他,給他吃的。後來很多醫生都不工作了。例如,諸福棠為兒童開設了壹家醫院,這家醫院後來被免費捐贈給該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