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的著名的“軸心時代”論述,定義了在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間,在北緯25度至35度區間,人類精神文明在全世界範圍類同時達到巔峰,各個文明都出現了偉大的精神導師,古希臘有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裏士多德,以色列有猶太先知,古印度的釋迦牟尼,中國有孔子、老子等。幾乎所有的現代文明,都是在軸心時代的基礎上發展而來。
太古無為,中古無私;太古至道,中古至德。先秦是中華文化真正自由生長的理想國,誕生了萬古流芳的百家爭鳴,以孔子、老子、莊子、荀子、孟子、墨子、鬼谷子,孫子等為代表的諸子,以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縱橫家、兵家等為代表的百家。
中國先秦思想文化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時期,上古三皇堯舜時期是中華文化啟蒙時代,夏、商、周是昌隆時代,春秋戰國則是鼎盛時代。從伏羲觀龜背創八卦,到夏連山,殷歸藏,周易傳,再到春秋戰國的百花齊放,成就了華夏文明最輝煌璀璨的文化大繁榮。先秦思想最大的特點是社會和文化表裏融合,文史書禮樂,天地人和諧,是中華傳統文化真正的根。秦後的社會主流意識形態,逐步淪為政體的附庸,失去了思想的自由意誌,更多的是壹種政治工具,不予贅述。
二、諸子百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道家
老子 (前580~前500),春秋末年楚國苦縣曲仁裏人,道家學說的開創者。
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政治理想是 “無為而治”。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道法自然”影響了整個中國哲學史的發展,從自然中尋找壹條自我拯救的人生道路,追求世間萬物的運動規律,讓萬物自行發展,這就是道的奧義。
莊子 (約前369--前286),戰國中期,大約和孟子同時代。
莊子主張人要以道為師,隨順造化。齊物我、齊是非、齊生死、齊貴賤,安時處順,逍遙自得,莊子的人生觀重充滿了對現實的剖析、對矛盾的逃避、對人性的解說。其代表作《莊子》壹書具有極強的藝術表現力,是中國古代文學史商價值極高的瑰寶。
儒家
孔子 (前551~前479年),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人。儒家的創造者。
孔子教育思想核心是“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政治思想核心是“仁”,孔子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 德治就是主張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認為,無論人性善惡,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孔子提出的“仁”不簡單的指仁慈、仁義,而是人類所有最美好道德標準的綜合體現,是壹種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是壹種順應大道的準則。而最被後人詬病的謂“禮治”,即遵守嚴格的等級制度,君臣、父子、貴賤、尊卑都有嚴格的區別,具有那個特殊時代的局限性。孔子創立的儒學思想是我國古代社會和文化的制度的基石。
孟子 (前372 ~前289年),戰國中期,鄒人,是魯國貴族後裔。
孟子與孔子的思想是壹脈相承的,又被後人尊稱為“亞聖”,最為註明的就是他的“性善說”;孟子宣揚“民本思想”,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秉持義利並重、以義為先的政治觀,合乎禮義、以義待利的生活觀,崇義尚道、舍生取義的人生觀,孟子的思想更具有現實主義意義,孟子倡導人們去追求和實現理想人格,‘養吾浩然之氣’。
荀子 (前313~前238年),戰國後期宋國人。
荀子是站在儒家的立場上,並廣泛的吸收道、法、名、陰陽等學派思想,繼承並發展了早期儒學的“禮樂”思想,並吸納了法家的法治思想。主張禮法並重、王霸兼行。荀子是儒家向法家的過渡。在人性問題上,提倡性惡論,主張人性有惡,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荀子的學術批判精神,兼容並包的意識,俯仰於政治與學術之間,荀子所體現的務實精神,為儒學適應時代環境、進而尋求新的發展作出了貢獻。體現了戰國百家爭鳴走向學術交融的歷史趨勢。
墨家
墨子 (前468~前390年),戰國初期,小邾國人。
墨子是中國歷史上唯壹壹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墨家學派的創始人。
思想核心是“兼愛”,墨家的十大主張。即“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尊天”、“事鬼”、“非樂”、“非命”、“節用”、“節葬”。
墨子除了是壹位思想家,哲學家,在科學,宇宙學,數學,物理學,機械制造,兵法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極高的造詣。著名學者楊向奎先生曾說:“墨子在自然學上的成就,決不低於古希臘的科學家和哲學家,甚至高於他們。他個人的成就,就等於整個希臘。”可以說墨子承擔了中國軸心時代在自然科學領域的擎天砥柱的角色。
法家
韓非子 (前280~233),戰國末期,趙國郇人,韓國貴族。
主張改革和實行法治,韓非兼容吸收了法家三派精華,即商鞅的“法”,慎到之“勢”,申不害之“術”,是法家的集大成者;韓非極為重視唯物主義與效益主義思想,積極倡導君主專制主義理論,為中國第壹個統壹 專制 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的誕生提供了理論依據。
遺憾的是,法家代表人物都有壹個悲慘的結局,商鞅遭車裂,吳起被射殺,韓非子被逼服毒,李斯被腰斬。但是秦漢以來的儒學當道的數千年改朝換代,所有的階級社會,其統治階級的政治本質,都是外儒內法。
縱橫家
鬼谷子 (前390~320)姓王名詡,又名王禪,號玄微子。
著名謀略家、縱橫家的鼻祖,縱橫家知大局,善揣摩,通辯辭,會機變,全智勇,長謀略,能決斷。無所不出,無所不入,無所不可。縱橫派誕生於政治局勢急劇混亂的戰國,是這壹特殊歷史時代的必然產物,鬼谷子徒弟不多,但個個都是曠世奇才,如孫臏、龐涓、蘇秦、張儀等,足見鬼谷子的識人、育人之才能。
兵家
孫子 (前545~前470),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樂安。
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與孔子、老子的並列地位,被並稱為春秋末期思想界上空的三顆明亮的星體。其著作《孫子兵法》在中國乃至世界軍事史、軍事學術史和哲學思想史上都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被譽為“兵學聖典”。
在現代社會,孫子兵法,已全面應用在商業競爭,等更廣泛的領域。孫子兵法,最具價值的是它極具普適性的戰略思想,對商業競爭,政治博弈,國防建設、社會、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具有指導意義。對提高我們的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能力,具有重要借鑒價值。
三、諸子百家年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