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濕度獨立控制系統的四個核心組成部分是:高溫和低溫。
溫濕度獨立控制空調系統及其性能分析
□清華大學蔣易謝栓強
水機組(出水溫度18℃)、新風處理機組(制備幹燥新風)、室內除顯熱末端裝置、室內除潛熱送風末端裝置。這些核心成分及其在不同氣候區域的推薦形式介紹如下。
由於除濕任務由處理潛熱的系統承擔,顯熱系統的冷水供應溫度由常規空調系統的7℃提高到約65438±08℃。這個溫度的冷水為利用天然冷源,如地下水和地源換熱器提供了條件。在西北幹旱地區,可以利用室外幹燥空氣,通過直接蒸發或間接蒸發獲得65438±08℃的冷水。即使沒有地下水等天然冷源可用,當需要用機械制冷制備18℃的冷水時,由於供水溫度的提高,制冷機的性能系數明顯提高。
深井回註冷卻技術
10米以下的地下水溫度壹般接近當地年平均溫度。如果當地年平均氣溫低於15℃,可以不使用制冷機,直接抽取深井水作為冷源,用後回灌地下,獲得高溫冷源。在使用這種方法時,壹定要註意對使用過的地下水進行嚴格的回灌,否則會造成地下水資源的巨大浪費。
通過土壤換熱器獲得高溫冷水
可直接利用土壤中的埋管形成地源換熱器,使水通過埋管與土壤進行熱交換,將水冷卻到65438±08℃以下,成為吸收式房間的顯熱冷源。地源換熱器可以垂直埋地或水平埋地。采用垂直埋管時,埋深壹般約為100m,管間距約為5 m..夏季利用土壤源獲取冷水時,壹定要註意冬季利用熱泵從地下管道提取熱量,保證系統(土壤)全年的熱平衡。否則長期抽冷能會使地下熱量逐年上升,最終無法使用。當大量采用垂直埋管時,地源換熱器就變成了冬夏之間的傳熱蓄熱換熱器。此時,夏季的降溫溫度不再與當地的年平均溫度有關,而是由冬夏和冬季的熱量平衡決定
取熱蓄冷時蓄冷溫度的確定。只要實現冬夏熱量平衡,在南方地區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獲得溫度適宜的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