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流浪地球》中的壹句臺詞解釋了汽車安全的重要性。的確,為了讓駕乘者安全有保障,各大車企對車輛的研發也做了嚴格的安全保障。
燃油車如此,電動車更是如此。
隨著電動車在市場上的普及,各種優惠層出不窮,尤其是續航和充電這兩大短板,這幾年正在逐漸補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擁抱電動汽車。尚處於“新興”階段的電動汽車的安全性自然引起了人們的關註。畢竟,無論是從技術沈澱還是產量上,相對於成熟的傳統燃油車,“後來者”電動車總會有壹些疑惑。
那麽相對於傳統燃油車,電動車的安全性真的會打折扣嗎?
首先要明確汽車安全的概念,主要分為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兩個模塊。主動安全不用多說,是危險發生前的安全保護措施,也就是“防患於未然”。被動安全是車內的配置,比如常見的車身和安全帶,以及汽車的a柱、B柱和底盤。
電動車和燃油車最大的區別就是車身結構有很大的不同。
因為電池板的存在,很多汽車廠商都會選擇將電池安裝在汽車的底盤上。壹旦發生碰撞,正常情況下可以避免電池受到外力而嚴重變形。而燃油車沒有這種保護的需求,所以在車身結構設計和布局上,與電動車相比並不具備優勢。
說到電動車的安全性,自燃現象肯定是無法避免的。但單從數據來看,我國燃油車的燃燒事故率為3.16/萬,而電動車僅為0.918/萬。平均每萬輛燃油車有3輛燒壞,而電動車不到1輛。
所以我們不能直接否定電動車安全的優點,但也不能忽視它的缺點。
目前市面上的電動車可以分為兩類,略加改裝的車型和新開發的車型。從安全性來說,這兩種車相差甚遠。
微改裝車型,顧名思義,就是將舊車型稍加改裝後推向市場的車型,具有開發周期短、開發標準低、技術積累弱的特點。其目的可能主要是為了補貼或積分。這種電動車在安全性上普遍比傳統燃油車差。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壹些老牌電動車公司擁有的微改裝車型,依靠自身深厚的三電技術積累和高於市場標準的檢測標準,壹般很少出現三電相關的安全事故。
另壹種是全新開發的電動汽車平臺,嚴格遵循正規流程開發。無論是開發周期還是開發標準,都是基於燃油車甚至更高級的電動車。這種電動車,在安全性上,也可以從被動安全的角度來說,可能遠遠強於傳統燃油車。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所有新開發和新研制的電動車都是好的。現在生產電動車的車企太多了,出現的壹些新勢力可能需要時間去認證。
因此,應該辯證地看待安全問題。作為壹項新技術,電動汽車確實帶來了很多不確定性和新問題。畢竟技術發展的道路總是充滿未知。
但好的壹面是,隨著近幾年電動車的普及,各方面的技術也越來越成熟。目前電動技術對車輛安全的影響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我們也應該客觀關註這些影響,了解這些技術的進步。畢竟在這個時間節點上,電動車是未來的大勢所趨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