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文徵明簡介
文徵明* * * 1470 ~ 1559 * *,即文徵明,原名墻,後字鄭中,名衡山、止雲,生於常州* * *今江蘇蘇州。祖籍衡山,故名衡山居士。家族成員艾蕪從祖父開始嶄露頭角,父親林文是溫州永嘉知府。他學習古典詩詞,愛好書畫。學者吳寬和書法家李應珍住在神州。他年輕時就享有盛名,與朱雲明、唐寅、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
文徵明的繪畫風格
文徵明的畫擅長山水、蘭花、人物和花卉,尤其是山水。早年師從沈周,後投身趙孟頫、王蒙、真武,形成自己的風格。畫風有粗有細。粗刷源於沈周、真武,采用趙孟頫的古木竹石法。筆墨蒼勁淋漓,幹筆拓片,書法飛白,在粗獷的竹簡中顯出層次和神韻;趙孟頫和王蒙用於工筆。景物密集,空間和深度較少,形態規整,有棱角,時而變形。筆法細膩,略顯粗糙,在精於中帶著稚氣。顏色是綠色和沈重的,之間有淡淡的深紅色,清新中見優雅。這條工筆山水之路是真彩畫,具有裝飾性、抒情性、童心、親民性的特點,也奠定了“五派”的基本特征。
文徵明的書法熱情婉約,穩重成熟,法度嚴謹,立意生動。雖沒有渾厚的氣勢,卻有晉唐書法的神韻。他的書風少了些生氣,在寫意的文筆中,常常透露出壹種溫婉飄逸的氣息。或許是仕途的起伏消磨了他視死如歸的精神,但大器晚成的他,風格卻越來越沈穩。文徵明是繼沈周之後吳門畫派的領軍人物,弟子眾多,形成了當時吳門地區最大的畫派。
壹個關於文徵明拒絕繪畫的短篇故事。
在明代,許多人非常喜歡文徵明的書畫,因為他的造詣很高。因此,在書畫市場上,文徵明的作品是無價的。為了獲得這幅價值連城的作品,很多人會想盡辦法尋找,更有無數人親自向文徵明索要禮物或交換,所以文徵明家門口經常會出現人山人海的場面。
然而,文徵明對要求他書畫的人有很高的要求。如果他認為對方不值得得到自己的書畫,那麽即使對方願意出高價,文徵明也不會同意他的要求。如果他認為對方值得擁有他的字畫,那麽即使對方只能提出壹個很普通的交換條件,文徵明也會欣然同意他的要求。
有壹個關於“文徵明拒絕繪畫”的故事,可以很好地反映文徵明的這壹特點。據報道,壹個非常普通的人要求文徵明給他壹幅書畫作品,但對方只能得到幾塊蛋糕作為交換。這種餅的價格自然更便宜,與文徵明的字畫價值相差甚遠,但文徵明收下了這些餅,並很高興地將自己的壹幅字畫作品送給了對方。
然而,當壹位非常傑出的人物王堂也要求交換他的作品時,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唐王的交換條件很誘人,而且是幾枚金幣,但大天才不為所動,把請求者擋在了門外。即使他在門前徘徊了許多天,他也沒能使文徵明改變主意。可以看出,文徵明非常珍惜自己的作品,但他並不以世俗的眼光來衡量作品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