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主食壹年四季都是雜糧。
畬族先民在山區長期過著農耕生活。雖然他們也租用當地地主的水田種水稻,但他們種的水稻基本都是用來出租的,所以壹年四季主食都是紅薯、玉米等雜糧。
民俗學專家沈佐幹在1924發表的《庫倉畬族考察》壹文中詳細記錄了浙江麗水碧湖畬族的飲食。畬族人的主要飲食是紅薯,其次是玉米,很少有人吃米飯。壹般是紅薯切絲拌米飯,稱為紅薯絲飯。
1929期間,德國學者斯圖布先生看到了景寧吉木山畬族的飲食:吃的很簡單,只有富裕家庭才能吃得起米飯,紅薯是主食。壹天吃兩頓,很少吃三餐。
二、麻辣鹹,喜歡吃野味、鮮河,擅長腌制食物。
畬族的飲食習慣之壹就是愛吃辣。畬族人喜歡加辣椒炒菜做飯,就像畬族諺語說的:火籠為棉襖,辣椒炸油,紅薯絲吃到老。
畬族嗜辣的原因大概有三:壹是貧窮缺油,辣椒炒成油;其次,由於畬族的客觀生活條件,生活在深山裏,土地陰寒,吃辛辣食物可以祛濕但寒有益健康;第三,畬族人喜歡吃新鮮的河鮮和野味,加辣調味可以去腥。
畬族同胞散居在深山裏,在深山裏勞作,每日打獵捕魚,以獲取食物和飲料。因此,在它的飲食習俗中,它喜歡吃野味和河鮮。對此,蘭的《林挺徽考》卷三《關考?福建長汀詩人楊銳在《畬傅敏》壹文中說:姜、山藥種山椒,叉木殺芋頭;半夜風嘯野菜,強弓毒矢邀。
《古田縣誌》還載:畬族男女上山種田,各腰紮魚筐,釣螺為湯,柴刀收薪為粉。為了保存食物,她的祖先特別註意腌制和打蠟的食物。至於畬族飲食習慣的特點,如喜鹽、蠟鹹等,畬族諺語中有這樣壹句話:最好吃鹽貨,穿藍綠色的衣服。
如:將芥菜略幹,加鹽,放入大桶或木桶中腌制,即成酸鹹可口的酸菜;腌制青椒,即酸辣辣椒;鹹蘿蔔是將蘿蔔腌制而成;鹹竹筍變成酸筍。
此外還有鹹菜、鹹豆角、黴變豆腐等等,顏色依然像金琥珀。將河中鮮魚、小魚泥鰍等曬幹,大魚剖開用鹽腌制,再用酒糟腌制,掛在通風陰涼處晾幹,形成風味獨特的鹹魚幹。
臘制食品壹般在冬季,包括豬頭、肉片、豬腳。其中,她家的臘肉腿制作工藝特殊,風味獨特。每年冬天,取新鮮的豬腿,抹上鹽,掛在爐子上。常年用煙火熏制,肥肉似白玉,瘦肉似紅。用刀片切片的時候可以吃在嘴裏。肉質肥而不膩,有淡淡的煙熏味,味道鮮美,口感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