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名稱:白芷
拼寫:白質
英文名:白芷根臺灣當歸根
來源:傘形科白芷或白芷的幹燥根,雙子葉植物藥。
功效:祛風除濕,消腫止痛。
主治:頭痛、眉骨疼痛、牙痛、鼻竇炎、寒濕腹痛、腸風、痔瘡漏、赤白帶下、癰瘡、皮膚幹癢、疥瘡。
性味歸經:辛、溫。①經典:《辛棄疾·文》2“不錄”:“無毒。”3《滇南本草》:“性溫,味微甘。”④《藥圖試驗》:“毒性小,氣味臭,味辛。”
入肺、脾、胃經。①珍珠膠囊:“足陽明胃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陰肺經。”②《雷公藥性方》:“入肺、脾、胃。”③本草釋義:“入足厥陰肝經、足陽明胃經、手陽明大腸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服,0.8 ~ 2元;還是進了藥丸,散了。外用:研磨,噴灑或應用。
忌用藥:陰虛血熱者不宜服用。《本草經》:“因火禁吐。如果是紅、白、陰虛、血熱引起的就不要用。癰已潰,宜漸減。”
藥物配伍:《本草筆記》:“當歸使之,旋覆花邪。”
《本草綱目》是這樣解釋的
釋名還有白、項、澤芬、伊、萬、馬、姚。
氣味(根)刺鼻,性溫,無毒。
療法
肺、胃和大腸疾病。李時珍說:白芷的病離不開三經。茹頭
眼、眉、牙疾病,三經風熱;如漏、癰等癥,三經濕熱。風和熱,
辛驅散它;濕熱可以通過加溫來消除。它是陽明的主藥,所以它可以治療血液疾病和胎兒疾病,並且
排膿生肌止痛。"
1,都是傷寒。用壹兩白芷,半兩生甘草,三片姜,三寸蔥,壹顆棗,
鼓50丸,加兩碗水,煎後取汁,煎後取汗。不流汗再考壹次。這壹邊
名字是“沈”或“聖僧三”
2、壹切風邪。處理方法同上。
3、感冒流鼻涕。用壹兩白芷和壹片荊芥研磨。每次兩元,有茶水供應。
4、頂風偏。白芷(炒)225元,川芎(炒)、甘草(炒)和川烏(半個)
難得)各壹兩個,* * *研究為終。每拿壹元,就送精品茶和薄荷湯。
5、頭暈。用白芷洗凈,研細,做成丸子,如彈子。每次妳嚼壹粒藥丸,
供應茶湯或荊芥湯。
6、風熱牙痛。用白芷壹錢,朱砂五分,* * *研成末,加蜂蜜做成丸子,如
我兒子很大。經常用來擦牙齒,有效。另處方:白芷、吳茱萸等。,泡水漱口,嘔吐。
來延緩水流。
7.眼疾。將白芷、雄黃、* * *研成粉末,加煉蜜制成丸子,如桂圓、丹等。
沙子是衣服。每次服壹粒,送茶。壹天兩次飯後服用。這個方子叫“還精丸”。
8、嘴巴臭。用白芷七錢,細磨。每餐壹元,飯後用清水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