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皖南古村落的歷史發展

皖南古村落的歷史發展

皖南山區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保存了大量形態相似、特色鮮明的傳統建築及其村落。皖南古村落不僅與地形、地貌、山川巧妙結合,而且在明清徽商強大的經濟實力支撐下,文化教育日益繁榮。回國後,他們以優雅、有文化、崇高、超然的心態構思建造房屋,使古村落的文化環境更加豐富,村落景觀更加突出。皖南古村落已於2000年登錄世界文化遺產,如今已成為全人類共同享有的寶貴財富。作為皖南古村落的典型代表,黟縣西遞、宏村已率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皖南古村落”具有典型的山地村落特征,也稱“徽州古村落”。皖南現存的古村落建築大多建於明清時期,以清代為主,明代以前的並不多見。

建築,就其本身而言,具有結構布局的特點,不能使其具有永恒的價值,失去文化的支撐。建築就像壹個沒有靈魂的軀殼。因此,研究皖南古村落,不能不考慮其背後深厚的“徽州文化”。徽州文化是指歷史上發生和存在於徽州,並從中輻射和影響的典型的特色文化。地理上包括徽州府所轄的歙縣、黟縣、休寧、祁門、績溪、婺源六縣。從歷史上講,主要是指從北宋宣和三年(1121)徽州府建立到清末這壹時期,這壹時期的文化現象是徽州文化的主體。

皖南自古有“八山壹水壹分田”之稱,所以對於當地人來說,相對少而貧瘠的土地是養活不了自己的。面對改善生活的強烈願望,當地人民形成了影響深遠的重視文學和商業的習俗。

徽州居民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教育,通過科舉改變人生的觀念在當地根深蒂固。徽州歷來文風鼎盛,歷史上有記載。宋代徽州有12個書院,到清末有70個書院,562個社學。“壹村十戶不廢讀書”是當地教育發達的深刻寫照。明清時期,徽州舉人多達996人,狀元618人,而僅休寧縣就有19名狀元。休寧“狀元之鄉”、“中國第壹狀元縣”名副其實。在徽州,“連科三堂撰,十裏四翰林”,“壹九秀才,四兄弟史”,“同道翰林”,“父子史”等故事絕非空談,足見當地文化之深厚,文風之昌盛,可譽於世,可誇於史。徽州山川秀美,綠水宜人,堪稱“鐘靈郁秀”、“人傑地靈”。

另壹方面,與中國重農輕商的傳統不同,商人受到依靠外出經商打天下,獲得“徽商”美譽的徽州人的推崇。面對本地土地的匱乏,經商成為徽州人除了科舉之外的另壹條出路。自宋代以來,大量徽州人出國經商。徽商因為講究誠信,方法靈活,獲利頗豐,壹時暴富於世的大有人在。

落花終會雕零,綠葉也需要歸根。當壹批批外出旅遊和做生意的人回國時,他們帶來的不僅僅是壹種經歷、壹筆財富,更是壹種願景和壹種文化。當地的景觀結構使徽州古村落的建築緊湊緊湊,而當地重文重商的文化背景賦予其深厚的文化氣息和濃郁的園林情調。小巧玲瓏的結構特征和深厚的徽州文化內涵,使皖南古村落建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吸引力。作為徽州文化的載體,它傳遞的不僅僅是壹種輝煌的經歷,更是壹種文化的生命力。

  • 上一篇:廠家有什麽耐堿封閉底漆,多少錢?
  • 下一篇:有哪些古代技術在中世紀失傳了?科學家在恢復這些技術時遇到了哪些問題?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