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清末首富盛宣懷的墓地,百年來壹直是壹個模棱兩可的說法,經歷了幾代人的歷史斷層,以至於壹個顯而易見的結論遲遲得不到幾十年。
盛宣懷死於民國五年(1916),葬禮規模很大,在整個上海都引起了轟動。公共葬禮結合了滿族和漢族的習俗。當時人們剪了辮子,卻穿上衣服回清朝給清朝的老大臣辦喪事。這壹幕也很矛盾。
但這場耗資30萬銀元、歷時2.5裏的葬禮,並沒有讓盛宣懷直接下葬。相反,他的靈柩在蘇州的壹家醫院裏停放了三年。
主要原因是江陰黃山炮臺很可能發生了兵變,盛家想葬在那裏,背後局勢很動蕩,葬在那裏可能不安全。正是由於這個原因,隨著盛氏家族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人們對盛宣懷的最終葬地並不熟悉。再加上盛宣懷本人是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人,所以很多人誤以為他的埋葬地在老家。但事實並非如此。
1932年,王維平曾說盛宣懷墓地在徐霞客墓附近。原文記錄:?徐霞客墓西行?在第二英裏的行程中,它到達了老陽齊,那裏有松柏和茂密的森林。清末盛宣懷墓是什麽??
這個地方就是今天的江蘇省江陰市馬鎮。盛宣懷之所以葬在這裏,是因為盛家在這裏有80畝地,盛家世世代代都把這裏作為墓地,包括他的祖父盛龍、父親康生和叔叔盛庚。
盛宣懷在世的時候,經常來掃墓。當時我在1994考試的時候采訪村裏的老人,老人們還能知道這個馬鎮附近有個盛家墳或者盛家墓。
其實這些信息在盛的族譜中都是有關聯的,只是因為人們對盛宣懷的關註度在逐漸減弱,對他的墓地位置並不關註。
改革開放後,直到上世紀90年代,為了保護當地文化和發展旅遊業,人們才開始考察這些名人的故居和墓地。這導致了壹系列專家出來,瘋狂地研究名人的故居和墓地。比如在我們的家鄉溫州,壹些名人住過幾年的老房子,被定義為故居,框得很好。
當年還有壹個典型案例吧?南陽諸葛魯?這個南陽到底是今天的南陽還是襄陽,其實答案很明顯是襄陽,只是南陽的壹些利益代表覺得這樣會損失很多利益,所以爭取這個名字。
當時估計是武進區的人想爭奪這壹帶的旅遊資源,然後江陰人出來說話,於是有了這樣的考證。其實很難說這是歷史領域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