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學的時候,日子還是很苦的。每當端午節,平時指望母雞下蛋賣錢的媽媽,總是像往常壹樣狠心狠心,攢下十個八個雞蛋來滿足我們兄弟姐妹。我們呢,拿著舍不得吃的雞蛋,挑個厚的,在學校和別的小朋友玩摸雞蛋的遊戲。不管誰的蛋先爛,我們不在乎輸贏,因為有蛋吃!那壹年壹度的簡單遊戲總是讓我開心,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覺得好懷念。
現在看來,端午節在我小時候的印象裏只是壹個吃雞蛋的日子,而不是壹個緬懷屈原博士的節日。但是,知道屈原是愛國大臣,似乎有點模糊。他因為沒有辦法報效國家而投河自盡,卻始終不明白人們紀念他的方式。妳想,把壹個好雞蛋扔到河裏多可惜啊!好在我們國家家家戶戶都往“五臟廟”裏扔雞蛋,而不是白白扔掉。現在回想起來,如果說思想教育有什麽收獲的話,那就是屈醫生是個好人,至少因為他,我們有了吃雞蛋的機會。
時間過得很快,小時候溫飽不足的日子漸漸淡出了我的記憶。小時候的我,現在是爸爸了,但我努力讓孩子和我壹樣過端午節,卻得不到女兒的認同。看著她嘟著嘴對著雞蛋的表情,我不禁陷入沈思:今天的端午節我該怎麽過?僅僅是為了吃飯還是為了敷衍節日的形式?物質只是節日的載體。在物質貧乏的時代,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填飽肚子,而在物質富足的時代,我們應該追求的是如何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
端午節作為愛國詩人屈原的紀念日,表現了人們對他關心國家人民不謀私利的崇高精神的欽佩,是對兒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傳統文化熏陶的載體。我們現在要做的不是回憶慘痛的經歷,也不是創新節日的形式,而是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尤其是對孩子進行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物質貧窮時代走出來的壹代,缺乏傳統文化和教育,應該從孩子這壹代重新發現。
在當下洋節橫行的時代,很多年輕人對中國的傳統節日逐漸失去興趣,卻強烈推崇西方節日,如情人節、愚人節等,樂此不疲。甚至很多從傳統走過來的人都在感嘆:年味淡了,節日的味道變了。中國的傳統節日真的過時了嗎?流傳千年、承載中華歷史文明和優良傳統的節日,難道不比沒有傳統文化基礎的洋節差嗎?
壹位學者曾說:“許多習慣凝結成壹種傳統,許多傳統沈澱成壹段歷史。”作為壹種民族習俗和歷史傳統,中國節日承載著中國文化的變遷和先民對生活的思考和追求。每壹個節日都蘊含著我們民族的血脈和精神。例如,春節追求普遍慶祝和社會和諧,七月初七慶祝世界的美好愛情,“中秋節”祈禱團圓和豐收...千百年來,無論是開元盛世,還是“米流浹背,板栗白”的時候,還是“家家唱”的艱難時候,無論是饅頭換成饅頭,還是饅頭換成菜丸子,中國人依然以無限的虔誠詮釋著祖先們詮釋過的節日。
從這個角度來說,慶祝傳統節日重要的不是節日的形式,而是節日的內涵。年糕、月餅、粽子、雞蛋只是節日的道具。如果忽略了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那麽節日只是給我們提供了壹個揮霍東西的借口或者刺激消費的契機,那麽慶祝傳統節日的意義就大打折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