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淺談海派服裝的起源

淺談海派服裝的起源

開埠之初,上海只有專營漢服的蘇光成衣店。隨著來上海的外國郵輪越來越多,許多中國裁縫登船在黃浦江邊為外國人修補外國禮服,並在拆、洗、修的過程中逐漸學會了外國禮服的縫制技術。當時,這些背著包和縫紉設備到外輪招攬加工洋服生意的人被稱為“背包裁縫”或“墜河師傅”

由於加工洋服收入可觀,拎包師傅們省吃儉用,在四川北路開了很多洋服店,專門為外國人、洋行員工、富家子弟縫制洋服。上海第壹家大型外貿服裝店是和昌外貿服裝店,位於四川北路8號。因承包租界工部制服,在上海頗有名氣。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海派服裝起源於四川北路。

那時候社會上大部分人還是穿漢服的,所以為了區別,專門做漢服的蘇光服裝店就叫“地方裁縫”。專門為“紅發”(外國人)縫制禮服的裁縫,稱為“紅幫裁縫”;此外,還有專門做布衣制服的“大裁縫”;統稱為“三幫”。因為洋服店是寧波商人長期經營的傳統行業,“紅裁縫”中,“奉裁縫”人數最多,技術最高,影響最大。

南京路上出現了第壹家有壹定規模的洋服店,是奉化江口鎮人王彩雲在西藏路1910拐角處開的“榮昌祥毛料服裝店”,有8棟臨街樓房。路面管理零裁剪呢子和定制加工西服;二樓經營批發業務,裏面有車間,* * *有近百名員工。是當時上海最著名的洋服店,總資產65438+萬銀元。

的父親,王,原本是壹個中國裁縫,後來前往日本學習制作外國服裝的技能。王彩雲繼承了他父親的生意,他的門徒都是他家鄉的兒子和侄子。後來,這些門生自己創業,如王興昌、王順泰、余昌祥、王福芳、王、王世東等。由於這些洋服店都位於南京路,當時的商界被稱為“南方六大世家”。此外,門生在中區其他地段開設的洋服店還有王的匯豐、王和王的洽場巷、王增標的等。由此,不難看出“幫工”在海派服裝發展中的積極作用。據當時出版的《永光第壹集》記載,20世紀30年代,豐邦在上海開的洋服店多達90家,另有28家從事女裝。據統計,今天在黃浦區1937壹帶,有35家豐邦西服店。

從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開始,越來越多的上海人開始穿西裝,開了越來越多的西裝店。激烈的市場競爭提高了西服的縫制質量,品種越來越多,款式多樣化,如羅松派、英美派、日本派、猶太派等。,而海派西裝則廣泛吸收了各個流派的特點,全面註重品質,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佩羅蒙”是海派服裝的典範。

“Peromont”始創於1934,開業於南京西路284號。創始人徐大昌始終視產品質量為店鋪的根本。他高薪聘請了從哈爾濱留學歸來的名師莊之龍、王阿福、包、沈等。他們被業內稱為“丹麥四大名捕”,被方阿圖、吳德才、阿陽、阿根稱為“四小丹麥人”。他不想快速縫制衣服,而是註重質量。縫制壹套西裝的整個過程至少需要60個小時。做出來的衣服都是凹凸不平,又直又直,成為獨特的海派西服。

總的來說,當時南京路上各大西洋服裝店縫制的西服面料高檔,款式新穎,做工精細,工資相對較高。做壹套衣服往往需要七個工人,業內稱之為“七工”;四川路的洋服店大多花五個工,所以被稱為“五工”。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每個西裝店都有自己的絕活。在20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中式外套和馬褲在上海風靡壹時。雖然當時很多西裝店都縫馬褲和花呢大衣,但是南京路“王興昌”的產品最有名。這是因為“王行長”選用了德國進口的優質“孔氏”馬褲作為面料,采用了精細的制作,所以自然受到了消費者的喜愛。

由於名店、名師代代相傳,制作技藝日趨成熟和完善,使得海派西服名揚天下。

  • 上一篇:《秋扇》是工筆畫嗎?
  • 下一篇:成本在經濟學中是什麽意思?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