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豬肉起源於江西省。清代詩人袁枚曾在《隨園食單》中為此專門介紹過。傳統的米粉蒸肉糯香,酥爽,肥瘦,紅白,嫩而不膩,米粉油香。
其實蒸肉的口味有很多種。根據烹飪方法,可以是辣的,也可以是甜的。蒸肉的時候可以搭配香菇、老蓮藕、南瓜、紅薯、土豆等蔬菜,或者直接蒸米飯。今天,我們來到江西省遂川縣,郭的奶奶教我們做正宗的當地蒸肉,簡單的蒸肉,看幾遍就能學會。
食品
五花肉,米粉,醬油,鹽,蔥花。
工作方法
1,帶皮五花肉切片。
蒸肉壹般是五花肉,有肥有瘦。而且常用的豬肉是帶皮的五花肉。故意把豬皮留下,因為帶皮的蒸肉更有嚼勁,味道更好。
切肉的時候,肉片的厚度在5 mm左右,不要太厚,口感也會因為肉不好煮而受到影響。不能太稀,口感不夠。切豬肉也有技巧。要註意豬肉的紋路,順著切。這樣切出來的豬肉不容易塞,豬肉也不容易變老。
2、五花肉放入適量的鹽、適量的醬油,攪拌均勻。
可能很多人覺得做蒸肉的時候會先把豬肉腌制壹下,這樣會讓豬肉更入味。其實這是不對的。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把五花肉放在砧板上,用刀背輕輕拍打豬肉。這樣會給豬肉壹個全方位的按摩,使肉變軟,促進血液流出,減少肉的腥味,蒸出來的味道軟糯可口。
3.將五花肉壹塊壹塊放入米粉中,均勻裹上面粉,放在爐排上備用。
壹定要把握好肉和米粉的稠度。米粉太幹的話,會很幹,很難吃。太稀的話香味會減弱,不好吃。
做米粉蒸肉,有人會選擇用碗或者盤子蒸肉,但江西老表特立獨行。他們喜歡用挖空的爐排蒸肉。這種特殊的廚具可以保證蒸出來的豬肉不會太油膩,多余的肥油可以順著爐排的孔滴到下壹層,上面可以鋪上南瓜、土豆、芋頭等蔬菜,也可以直接和米飯壹起蒸。
這些東西浸透了蒸肉的脂肪後,可以讓它們更香更潤,又不浪費脂肪。
4、啟動鍋燒,先蒸米飯至半熟。
先蒸米飯是因為米飯和肉蒸的時間不壹樣。為了防止米飯生了,肉已經蒸熟了,或者肉太老不能蒸了,我們壹般會選擇把米飯蒸到半熟。
5.待米飯半熟後,將裝有蒸豬肉粉的箅子放在米飯上,蓋上鍋蓋,慢慢蒸。
蒸好的豬肉放在箅子上後,蒸的時候豬肉的脂肪會滴在米飯上。油加醬可以讓米飯更油更甜,讓原本無味的米飯變得鮮香。小火慢蒸,是為了更好的保證蒸出來的豬肉好吃,內外熟。
6.蒸20分鐘左右,確認肉蒸好了,就可以出鍋了。撒上蔥花,就可以享用美食了。
20分鐘左右,蒸肉就可以熟了。如果是新手廚師,經驗不多,可以掀開鍋蓋,用筷子戳肉。如果妳能輕松地插入筷子,這意味著肉熟了。
蒸肉的味道鹹鮮,肥而不膩,回味無窮。米粉裹著五花肉,蒸過後肥肉變得鮮嫩異常,在嘴裏慢慢融化,但壹點也不覺得膩,這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