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每年農歷十二月初八,是“喝臘八粥”的主要習俗。臘八節是佛教中盛大的節日之壹。
佛教記載,釋迦牟尼出家前修行苦行多年,發現苦行不是出路,於是決定放棄苦行。這時遇到壹個獻乳糜的牧民,吃完恢復體力,坐在菩提樹下打坐,12月8日出家為道。
為了紀念這壹事件,佛教徒在這壹天舉行佛教儀式,提供大米和水果為佛陀煮粥。南宋吳《夢》雲:“本月初八,廟號臘八。大沙等寺廟有五味粥,叫臘八粥。”
自從佛教傳入中國,寺廟就用芳香的山谷和水果熬粥,分發給信徒和忠誠的男女。臘八這壹天,各寺院舉行法會,模仿佛出家前牧羊女獻乳糜的故事,用香榧和水果為佛煮粥,取名臘八粥。
傳說喝了這粥,可以得到佛的加持。所以臘八粥又叫“福壽粥”、“福德粥”、“佛祖粥”。“臘八”原本是佛教節日,經過幾代人的演變,逐漸家喻戶曉。
臘八粥在臘八節因地而異。
1.?陜西:臘八粥做好以後要給親戚朋友吃,中午之前壹定要送出去。最後是全家人壹起吃。吃剩的臘八粥,吃幾天就保存下來,是個好兆頭,取其“壹年以上”之意。
如果把粥給窮人吃,對自己更好。在壹些很少或不產大米的地方,人們吃臘八面而不是臘八粥。用各種蔬果做成肉末,搟出面條。在臘月初八的早上,全家人壹起吃飯。
2.?甘肅:傳統煮臘八粥用的是谷物和蔬菜,不僅家人吃,還分發給鄰居,用來餵牲畜。甘肅武威講究“蘇臘八”,吃的是大米粗米、扁豆米或粗米,煮熟後配炒籽、麻花吃。民間稱之為“豆粥泡”。
3.?北京:北京的臘八粥可以說是最精致的了。白米飯裏混的東西很多,有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子、桂圓、葡萄、銀杏、苔蘚、玫瑰、紅豆、花生等。不下20種。人們在臘月初七晚上開始淘米、泡果、削皮、去核,半夜開始用小火燉。臘八粥直到第二天早上才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