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莆田春節習俗的傳統構成

莆田春節習俗的傳統構成

根據莆田的舊習俗,春節通常在臘月初開始。“四面掃巡,洗洗看祖宗”,莆田方言稱大掃除為“掃巡”,掃巡日壹般定在臘月初十至二十;每家每戶都在“雙日”裏選擇壹個晴天,把家裏的東西全部洗幹凈,搬到室外暴曬,壹個可以晾曬,壹個可以消毒;然後是室內“掃地遊”。以前,家家戶戶都用甘蔗葉、稻草和蘆葦葉做的掃帚打掃房子的角落。現在,大家還是不放過屋子裏的任何壹點汙垢,認真打掃。

農歷12月24日舉行“祭竈”就是送竈上天。祭拜時燒壹張紙,送給竈神,祈求玉帝保佑,豐衣足食。

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是我從小到大最好奇的壹天。我媽每年都說這壹天不能生氣,不能和別人鬥嘴,不能做壞事,不能闖禍壹年。我每年都帶著問號度過這壹天。後來才知道,這壹天是普賢習俗的大日子,俗稱“二十五日”。這壹天,通常是晴天,據說是“天公保佑百姓”的日子。這壹天也是行善積德的日子。各種原因答應給神的錢和糧,都要主動送到城隍廟(或者村裏的廟)裏,經理會把它變成救濟窮人和乞丐的善款。這壹天壹定要做好事,比如欠債不還的,不能追債。

新年就要到了,每個家庭都在為此做準備。孩子們更開心了。他們跟著父母去超市買零食,買年糕,買兩頓團圓飯的食材。我也想貼春聯。這幾天我出門都會看到家家戶戶站在椅子上貼春聯!

期待已久的大年三十到了,家家戶戶都充滿了興奮。莆田把吃團圓飯叫做“圍著竈臺”,象征著壹家人圍著吃。莆田人非常重視家庭關系。這壹夜,在外奔波勞累的人們,要盡量趕回來,與親人團聚。鯽魚、螃蟹、蝦、甜丸子等。餐桌上少不了這些東西,這些菜也各有各的意義。爐後老壹輩會給16以下未婚男女壓歲錢;還有孩子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壓歲錢;丈夫給失業的妻子壓歲錢。過年壓歲錢對孩子的意義增加了壹歲,對老壹輩的意義增加了孝順,對妻子的意義增加了恩愛。按舊時代就是按特殊,就是驅逐邪惡。

大年初壹到了,家家戶戶開門放鞭炮。早上,每個人都要吃壹碗面條,這意味著新的壹年裏長壽。正月初壹,我和爸媽穿著新衣服去親戚家拜年,到處都是喜氣洋洋的場面。

莆田最特別的習俗是在第四或第五天慶祝新年。因為明朝中後期福建被倭寇入侵,當時是除夕,有村民逃到山裏避難,逃過壹劫。等到風平浪靜的時候,已經是大年初二。當地人回家了,他們的家很糟糕。人們決定再次慶祝新年,城鎮和村莊都不同了。有的是大年初四,有的是大年初五。在中國很難找到過兩年的習俗。此外,人們不會在大年初二拜訪朋友。為了在元旦期間警告侵華日軍,當地民眾規定大年初二不走親訪友(除非去過初壹)。

莆田的另壹個特殊節日是元宵節。元宵之夜,村裏的宮會張燈結彩,擺好“宴桌”,疊好糕點,村民們擡著菩薩的神像。當遊行隊伍走遍全國時,各家各戶都在大廳裏支起香案。遊行隊伍經過時,他們點蠟燭,放鞭炮,燒柴火,做“貢品”,祈求壹年平安幸福,俗稱“接風宴”。收拾好家具後,主婦們把余燼帶回家,倒進爐子裏,表示來年會更加興旺。

農歷二月初二是“中和節”。這壹天俗稱“第壹顆牙”。家庭向上帝和祖先獻祭。商家準備酒席,邀請店員做“第壹牙”。在農村社區,如果正月因大雨等原因沒有過元宵節,就在這壹天補辦,俗稱“二月二”。隨著,春節結束了。

  • 上一篇:墻體開槽機混凝土介紹及價格
  • 下一篇:公司在廈門口岸進的壹批石材,如何收取口岸費和報關費?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