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二月初二,是“龍擡頭節”(也叫“青龍節”)。在這壹天,中國農村的婦女壹般不使用刀、剪刀或針線活,因為害怕損壞龍的身體。在這個節日裏,人們到田裏去摘野菜,包餃子,煎煎餅,炒黃豆,炒臘肉,蒸棗包子,以改善生活。2月2日,攤煎餅吃炒豆角的人最多。民間認為這壹天是東海龍王的生日,煎餅是龍王的胞衣。吃煎餅是為了給龍王嚼災,扔煎餅是為了埋葬龍王的胞衣。
農歷七月十五,是中秋節,民間俗稱“鬼節”。中原地區的農民也把這壹天稱為“牛節”,這壹天有很多祭牛的活動。在豫北臨縣,7月15日,家家戶戶都要蒸羊肉形的白面包子,中午蒸熟,然後放鞭炮,慶祝牲畜興旺。每個養大動物的農民都會停工壹天,把羊肉包子給大動物吃。還有豆類等精細飼料供動物食用,以示節日不同尋常。晚上,他們會做壹鍋米湯給動物喝。壹首民謠說“打壹千罵壹萬,七月十五小飯壹頓。”
臘月二十三,是“祭竈節”。臘月二十三,中原城鄉燃放第壹輪鞭炮。城市居民忙著購買麻糖、火和其他食物,用於向爐子獻祭。在廣大農村,祭竈的準備活動和盛大儀式在震耳欲聾的炮聲中逐漸開始。祭竈儀式大多在晚上舉行。祭祀竈臺時,祭祀竈臺的人跪在竈臺雕像前,擁抱公雞。有的人還讓小孩抱雞,跪在大人身後。據說雞是棗爺升天所騎的馬,所以雞不叫雞,而叫馬。如紅公雞,俗稱“紅馬”,白公雞,俗稱“白馬”。點完香案,屋內香煙彌漫著神秘的色彩。主人斟酒磕頭,喃喃自語著什麽。看完之後,燃燈大呼“領”!他帶了酒來澆雞頭。如果壹只雞的頭撲騰了壹下,說明棗爺壹直忘恩負義。如果雞頭不動,就需要再澆壹遍。
儀式結束後,人們開始吃食物,如火爐糖果和火。在壹些地方,他們還吃糖餅、油餅和豆腐湯。
農歷六月初壹過後就是六月初六,所以有的人幹脆把六月初六的活動揉進了六月初壹。六月初六,人們稱之為“炒面節”、“望夏節”和“女兒節”,往往相隔十裏(5公裏)和八裏(4公裏),所以風俗差異很大。反正節日就是吃飯,玩,走親訪友。而且這些節日都和出嫁的姑娘有關。農村每家每戶都會在6月1日到6月6日把嫁出去的姑娘接回家,招待好後再送她回婆家。俗話說“六月六,請大媽。”“六月六日,我掛了鋤頭,叫了大姑和小姑。”六月初壹過小年的習俗在中原地區相當普遍。6月1日至6月6日,中原農村的“年”味濃郁,持續壹周左右。初壹和初六雖有區別,但兩個節日距離太近,節日活動自然融合在壹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