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籃球文化的構成,我們認為籃球文化既包括籃球參與者的觀念文化,也包括籃球參與者的行為文化;它既包括思想軟文化,也包括物質硬文化。就籃球運動本身的特點而言,籃球文化至少包括五個方面:籃球競賽文化、籃球娛樂文化、籃球欣賞文化、籃球歷史文化和籃球用品文化。就當前工作而言,我們急需建設的籃球文化包括以團結協作、拼搏奮進為主要內涵的國家隊文化,以CBA品牌培育為核心的聯賽文化,以提倡輕松、和諧、文明觀賽為主要內容的球迷文化,以籃球歷史傳承為主要內容的自然歷史文化,以籃球從業者素質提升為主要內容的籃球運動員文化。
關於籃球文化建設的背景,除了我們上面說的嚴峻形勢,還有四個現實需要。
首先,這是中國籃球向更高水平發展的需要。壹項運動是否有自己獨特的項目文化,是衡量項目成熟度的重要標誌。中國籃球要沿著社會化、產業化的道路向更高層次發展,就必須不斷地使自己意識形態化、知識化、符號化、規範化、系統化。因為只有實現籃球的“五個現代化”,才能獲得更廣泛的社會認同,形成自己獨特的文化品位,創造財富,貢獻社會。因此,加強籃球文化建設是當代中國籃球向更高層次發展的現實需要。
二是解決當前籃球改革發展中遇到的壹系列深層次問題和矛盾的現實需要。近年來,雖然籃球運動的改革和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得到了全社會的廣泛認可,但壹些制約籃球運動發展的深層次問題仍然存在,如觀念陳舊、素質不高、國家隊成績提高緩慢、聯賽營銷能力弱、吸引年輕球迷工作不力等。這些問題表面上看是我們的具體工作沒有做好,但根本原因是我們籃球文化的缺失,是我們原有的項目組織管理理念和模式的缺失。毛主席曾經說過,“沒有文化的軍隊打不贏仗”。同樣,只有用先進的籃球文化武裝起來的籃球運動員,才能打贏當前這場改革攻堅戰,從根本上解決制約籃球運動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
第三,是推動籃球運動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需要。壹個項目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歸根結底取決於項目的社會和市場基礎。如何有效擴大項目的社會基礎和市場基礎,取決於項目是否具有親和力、號召力和影響力。在今年的全國籃球工作會議上,我們提出“沒有文化的籃球是沒有內涵和品位的籃球,沒有文化的籃球是沒有親和力、號召力和影響力的籃球,沒有文化的籃球也必然是沒有動力、魅力和競爭力的籃球。”不從文化的角度理解籃球,就不能真正理解籃球的內涵和本質特征,也不是清醒的籃球工作者。總之,籃球文化是籃球運動的靈魂,培育和發展籃球文化是關系到籃球運動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
第四,是擴大籃球對外傳播的實際需要。中國要想成為世界籃球大國,就必須全力打造自己的籃球文化。因為,只有基於籃球文化層面的交流才是全方位、多渠道、大範圍的交流,才是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交流,才是提升中國籃球整體實力所需要的交流。
總之,中國籃協此時提出全面加強籃球文化建設,確實是現階段中國籃球發展的實際需要。在我看來,中國籃球已經到了壹個關鍵時刻,如果不抓籃球文化建設,我們將錯過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