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認為網絡語言是指互聯網上常用的漢字、數字、外文和符號混合而成的壹種高度不規範的語言。它雖然包含了各種外語、方言俚語、拼音縮寫、諧音錯位、各種象形文字和規範的中國語言因素,但並沒有把這些語言因素有機地結合起來,而是對它們進行了無序的扭曲和解構,其本質是“四不像”。因此,網絡語言雖然包含了中國語言文化的壹些元素,但並不能證明網絡語言是中國語言文化的壹部分,也不能說明網絡語言在本質上可以豐富中國的語言文化。
其次,還是要強調“文化”二字。文化有穩定性和傳承性,尤其是語言和文化。語言作為壹種常見的日常交流工具,需要長期保持穩定。網絡語言是不斷變化和被淘汰的,而且由於網絡這壹特殊載體的虛擬現實性,它呈現出很強的隨意性和非規範性,這就決定了它無法豐富中國的語言文化。
再次,對方辯手剛剛提到了豐富的定義,並聲稱網絡語言作為壹種代表性的互聯網文化,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壹定的影響,從而豐富了中國的語言文化。但其他辯手有沒有想過,這種“豐富”只是表面現象,因為這種所謂的“豐富”恰恰是建立在影響之上的。什麽是影響?休克的定義是幹擾或打擊事物,使其受到影響。網絡語言形式混亂混雜,沖擊了中國傳統文字的象形美和寓意美;網絡語言的語法無序沖擊了中國語言的合理語法結構;網絡語言的巨大隨意性沖擊了嚴謹的中國語言文化體系;相反,網絡語言的過於簡單化,使其語義不清、晦澀難懂,給人們的日常交流帶來了困惑和沖擊。壹些網絡語言的低俗化給中國的青少年蒙上了壹層陰影。
最後,對方辯手還提到,網絡語言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越來越頻繁,可以說是大行其道。但是,我們需要相互提醒的是,正是因為網絡語言的廣泛使用,中國語言的生存空間受到了嚴重擠壓,中國語言的傳承受到了嚴重挑戰。網絡語言沖擊了中國語言文化的生存和傳承,如何有效地豐富中國的語言文化?874字以上
額外壹段剛才對方辯手說網絡語言造成的各種弊端都是用戶造成的,網絡語言本身沒有錯。對方辯手在說工具無罪。我們想說對手的類比不當,但需要指出的是,對手的辯手實際上是割裂了物質與意識的關系。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有反作用。網絡語言本身就是人創造的。如果用戶和語言的關系割裂,語言沒有用戶,就失去了意義。(這是否錯誤地強調了用戶的作用...)同時,我們也不應該把語言作為媒介工具的作用和文化內涵的作用割裂開來。網絡語言已經沖擊了中國的語言文化體系,強調使用網絡語言作為工具也是壹種割裂。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網絡語言已經沖擊了中國的語言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