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冬天,在浙江義烏的壹個小山村裏,壹個年輕人正在寫壹本書。媽媽送來暖暖的粽子,他下意識地把墨當成了紅糖,吃得滿嘴都是墨,卻不停地誇:“真甜。”這個年輕人就是正在翻譯《生產者黨宣言》的陳望道。墨水當然不甜,但在信徒的心目中,真理的味道比紅糖還甜。正是因為這種說不出的精神和信仰的甜蜜,無數革命先輩才甘願忍受各種磨難,甚至付出鮮血和生命的代價。
第二,絞刑架
國家博物館有壹個絞刑架。1927年4月28日,李大釗等20位革命家在這個絞架下壯烈犧牲。作為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面對死亡,李大釗高喊“黨萬歲”。他用自己短暫的壹生,寫下了中國革命史上的壯麗篇章。雖然敵人奪去了他的生命,但他的偉大事業和思想遺產永遠不會被抹去。他播下的革命種子在中國生根、開花、結果。
第三,方誌敏
無產階級革命家,在獄中最困難的情況下謳歌“可愛的中國”。他說:“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永遠動搖不了我們的信念!”他用生命謳歌、用鮮血澆灌的“可愛的中國”,如今已經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1934 165438+10月,中央紅軍突破國民黨第二道封鎖線,到達湖南汝城縣。在沙洲村,3名疲憊不堪的女紅軍在部隊駐紮休整時,住進了老村民徐介秀家。走的時候,他們把自己唯壹的被子剪了壹半,留給了老人。他們對徐介休說:“革命成功後,我壹定送妳壹床完整的新被子。”老人說:“什麽* * *生產黨?* * *生產方是壹個人,有壹床被子,要給人民剪壹半。”
第四,鄧
北京市密雲縣水泉峪村的壹個普通農村婦女,在抗日戰爭的偉大救國鬥爭中,把丈夫和五個孩子送上了前線,他們都戰死沙場。這是對革命理想信念的有尊嚴的詮釋。正是這種為國、為公、為私的無私奉獻精神,以及“革命理想高於天”的“初心”,推動了中國革命的成功。從1921到1949,黨員總產出300多萬* * *為國捐軀。
動詞 (verb的縮寫)焦尤魯
“不喜歡當官的人?在焦桐化淚為雨。生也是沙丘,死也是沙丘。”當時,焦靠著壹輛自行車和壹雙膠鞋,走遍了全縣120多個生產大隊。在鹽堿地裏,他經常抓壹點堿土放在嘴裏嘗,說鹽是鹹的,硝酸鹽是冷的,尿堿是可恥的,是苦的,這讓壹輩子和鹽堿地打交道的老農們都傻眼了。不管是下傾盆大雨還是風沙滿天,焦總是沖出來。即使在重病期間,他也拒絕僅通過閱讀材料來聽取報告。他最常說的壹句話就是,“吃別人嚼過的饅頭,食之無味”。
“遠征希亞十年,高原苦樂桑”,孔繁森生前留下的壹首詩,形象地概括了他在高原的工作狀態。在西藏的十年間,他致力於西藏的發展,竭盡所能。他去世後,人們只找到了他去世前四天寫的8.60元和12關於發展阿裏經濟的建議。在他去世25年後,他留下的那句話——“黨員愛的最高境界是愛人民”,早已成為黨員領導幹部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