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遂寧建築說明文字

遂寧建築說明文字

遂寧靈泉寺,建於隋開帝年間,相傳是觀音菩薩曾經修行的地方。然而,在五六十年代,靈泉寺的大部分寺廟和大殿都被重建、拆除和改作他用。文革期間,寺內建築和文物遭到徹底破壞。下廟的主殿山本殿(Yamatonokusushi Hall)因為長期用作糧食倉庫,所以保存完整。

據史料記載,大雄寶殿原名黃覺寶殿,建於明朝弘治三年(1490),高15米,長寬16.4米。整個建築的重量完全由16根大木柱支撐。大雄寶殿造型雄偉,雕刻精美,栩栩如生,從整體結構造型到局部雕刻都獨具特色。因其宏偉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藝,人們稱之為魯班殿(據說是魯班所建)。寺內墻上,明代的原始彩繪壁畫非常精美,具有明代民間繪畫的特點。可惜的是糧庫把它當糧倉用,需要密封儲糧熏蒸糧食,墻壁用紙糊著,導致精美的壁畫受損。

大雄寶殿後面有壹座四合院,兩邊是青瓦小平房,建於清朝雍正乾隆年間。後來糧庫被用作宿舍和銷售部。四合院石堡嶺之上的藥師殿也是古建築,但造型沒有大雄寶殿那麽雄偉,結構也沒有大雄寶殿漂亮。也曾被糧庫用作糧庫。

1985年,國家落實宗教政策,遂寧市委市政府決定開放靈泉寺和廣德寺兩座寺廟。1987 10在市政府的主持下,遂寧市永興糧站與靈泉寺簽訂協議。1988 1542年底,寺內糧食全部運走,大雄寶殿及四合院兩側的山本壽寺移交靈泉寺,建築面積***1542。

早在1964年,遂寧CPPCC和遂寧市文化館就組織了文物調查隊,對縣城的文物和古建築進行了調查。靈泉寺大雄寶殿被列為該縣五大保存完整的唐代至清代建築之壹。大雄寶殿結構與《李成營造法》所載相同。出自名家工匠之手,在古建築中有很高的研究價值。鑒於當時的歷史情況,無法保護。

大雄寶殿作為糧庫時,曾在此工作過的糧站工作人員回憶,靈泉寺下殿真是福地。那裏冬暖夏涼,環境優美。夏天沒有蚊子。

靈泉寺重新開放後,對大雄寶殿進行了修復、維護和修繕,這座古建築重現了昔日的輝煌。它吸引著遠近的遊客,人們可以壹邊焚香壹邊欣賞這座精致的古建築。

  • 上一篇:請以家鄉風俗為題,寫壹篇600字的記敘文。
  • 下一篇:2018河北園博會燈會時間+地點+門票無人機燈展表演日程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