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就是眾所周知的鐘馗起源,版本來自明朝引用的《唐逸史》。後來的小說,如《人鬼情未了》,把鐘馗“相貌醜陋”這壹標誌性特征發展成“鐘馗因相貌醜陋被唐德宗拒絕,高中未能考上優等生,壹怒之下自殺”的情節。因此,這個故事是否在唐代流傳,並不確定。但皇帝把鐘馗的畫像送給大臣作為新年禮物,確實是盛唐以來的慣例。比如開元初年的名人張碩,後來的劉禹錫,謝慈中的作品都是代代相傳的。此外,人們還在敦煌遺書中發現了唐代所寫的《鐘馗除夕夜驅邪記》,這是鐘馗在驅邪中起了主導作用的證據。所以有人估計鐘馗的故事起源可能早於唐朝。
北宋沈括曾對玄宗夢見鐘馗的故事提出質疑。他在《筆談》的《補筆談》中說,宋仁宗祐年間,在金陵上元縣發現壹座古墓,是南宋大將宗羲之母鄭夫人之墓。據碑文記載,宗羲有壹個妹妹,名叫鐘馗。此外,後魏還會有李鐘馗,隋朝還有喬鐘馗、楊鐘馗。因為我們知道“鐘馗之名從未遠過,開元始未”。
明代郎英、胡應麟等人沿襲了他的學說,但結論不壹。郎英認為鐘馗的原型是北朝人姚宣。他的真名叫鐘馗,“馗”字是神話。因為他對“邪靈”的表達,捉鬼的故事被附加到了後來的人才身上。胡應麟指出,鐘馗捉鬼的傳說“建於六朝以前”,所以姚宣取名鐘馗是為了辟邪,南北朝時期叫鐘馗的人很多,可能都是基於此。
明代楊慎、清代顧、趙翼根據《李周考》資料,認為所謂鐘馗由“鐘馗”演變而來,方言中有“長三尺,鐘馗第壹”,“齊人稱椎為鐘馗”等說法。“鐘馗”是利器——椎,“大圭”是古代帝王的祭祀儀式。上端形似脊椎骨,故雲“大圭與鐘馗為第壹”。齊人說話慢,把“椎”的發音拖成兩個音節,就成了“鐘馗”。古人把脊椎骨作為戰鬥的利器,所以後漢書《馬融傳》把它描述為“鐘馗之斧”。“蓋古人以椎追鬼,若驚則聽”(《日知錄》卷三十二)。南北朝時,許多人取名鐘馗或鐘馗,是希望所有的鬼都像鐘馗壹樣受到恐嚇,鐘馗是古人用來刺死鬼的武器。這種意義最終演變為唐代個性化的“鐘馗”。近年來,隨著秦漢時期出土的大量文獻證明,古代流行用脊椎骨殺鬼。比如秦簡牘《日書》中,人被哀鬼纏住,卻能“刺桃敲心,不來”;西漢帛書《五十二病方》也記載了用鐵椎殺鬼治病的神奇。因此,有人認為顧對鐘馗起源的解釋是可信的。
對鐘馗的研究有很多獨到之處。但是縱觀古今人們的說法,應該說鐘馗的起源在中國民間文化史上還是壹大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