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這不僅是文化差異,主要還是思想的問題。
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文化,中國人歷來受儒家思想影響,而西方人受基督教影響。
孔子是儒家的先者,他壹直提倡“父父、子子、君君、臣臣”,而封建社會的君主統治就是以其思想為主導的,成為了封建社會皇帝維護統治的工具。每個人都要安守本分,溫良恭儉讓是衡量本分的標準,對待君主更要謙卑。在這種思想的影響和熏陶之下,什麽人就應該做什麽事情,凡是有不守綱常禮教的人都要給予懲罰。
從春秋開始,各諸侯國都為擴大地盤而不斷的征戰,到戰國的秦朝,開始為統壹而發動戰爭。目標與利益的關系,無論是諸侯國還是秦朝內部民眾都是統壹對外,內部的百姓都是壹家人,壹家人必須溫良恭儉讓的相互對待,遵守規則和秩序。這樣對於以小農經濟為主的封建社會和當時社會的安定團結都有積極的意義。
西方人的信仰是基督教,他們進教堂聽教皇的傳教,接受教皇的神權統治,都是非常虔誠的。但宗教改革以後的基督教徹底發生了改變,新教國家擺脫了教皇的統治,成為了民族國家,非常推崇經商致富,海外冒險。
西方的禮儀有自己的特點,講究貴族精神。雖說各自有各自的發展,但由於歐洲版圖面積小,國家多,國與國之間相鄰緊密,為了利益壹些大的國家就想吞並壹些小國,以爭地盤為目的的戰爭常有發生。還有的把手探伸到更遠的地方。打起來各國之間就不講究禮儀了。
他們打來打去,毫不留情。這時候什麽貴族精神,什麽禮儀都拋之九霄雲外。由於他們品嘗到了的侵略的甜頭,因而侵略性越加猖狂。
因此說,外在的行為都是以思想為先導的,在不同的思想指導下,所表現的行為就會有很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