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陽秦設旬關,西漢設郡。受秦、楚、蜀文化和明清移民的影響,形成了兼容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風情。境內出土了許多稀世國寶,有高山草甸、田園風光、溶洞瀑布、束河古鎮、紅軍先輩等多處自然人文景觀。近代史上,紅二十五軍、紅三軍團在旬陽建立革命根據地,賀龍、徐海東、李先念、程等老壹輩革命家在旬陽浴血奮戰,播下了革命的火種。承東啟西,區位優勢明顯。
著名的景點有:
第壹,旬陽文廟孔子故居
潯陽文廟建於成化8年前,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建築風格獨特古色古香,館藏文物3000余件,其中以國寶象牙計算和北魏單骨字母多面體煤精印為最多。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歷史和經濟的繁榮——黃州會館
位於束河古鎮的黃州會館,是清代黃榜(即黃州商人)所建。它創建於清朝中期。現有建築南臨沭河、漢江,背依山坡。從前到後,依地形逐級上升。主要建築以中軸線為基礎,層次分明,結構嚴謹,基本保持了中國傳統宮殿建築的布局,並能明顯體現濃郁的南方建築特色。是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神奇的太極城——自然之城
旬陽縣是中國唯壹的天然太極城,世界罕見。漢江和潯陽河在潯陽縣匯合。由於數億年來潯陽河床的不斷下切、侵蝕和沈積,河床形成了環繞城市的“S”型格局,自然形成了天然的太極格局。余音島和陽玉島,壹個接壹個,對稱而生動地擁抱在壹起。最奇特的是陰陽魚的眼睛位置生長著壹棵千年古柏,歷經千年依然枝繁葉茂。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了神秘而神奇的天然太極城。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就有詩句描述:“滿城燈火星辰,壹曲水繞太極”,證明太極城的稱謂由來已久。民國時期,旬陽太極城還受到國民黨最高層的稱贊。民國二十年,旬陽地方金融大亨張瑞亭之子張飛生,時任國民黨陜西省第二軍軍長兼綜合旅長。其父去世後,蔣介石、於右任、楊虎城、何、張學良、鄒、張孝慈等國民黨高官在墓聯上簽名五份,書有:“靈山刻天書,十日水繪太極圖”、“天書萬卷”。其中“十日水繪阿泰太極圖”墓碑和“壹軸太極掛夜臺”於2003年在小黑發現,收藏於縣博物館。自古以來,許多文人墨客都曾寫詩描繪太極城之美:“俯視江河,太極忽顯山城秀”,“南望漢水,北鎮潯河,河鎖鑰潯陽城;東臨靈崖,西臨林園,美麗誘人的太極城”。天然的太極城是旬陽旅遊最大的“買點”,是寶貴的不可再生旅遊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