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四面環山,三江並流,古道聞名。據記載,嶺南與內地的交流和遷徙是嶺南連接南北的捷徑之壹。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數千年的文化積澱,使這座城市及其周邊地區傳承了許多民間工藝和藝術精華。
時光荏苒,沈澱下來的百年技藝綻放異彩,凝聚成國家級、省級、市級的“非遺”項目。在這些文化瑰寶的所在地,大自然的匠心創造了無數震撼人心的美景。文:蔔瑜,梁,沈
非遺求寶求仁
宋躍傑
“月影遮西鹽,花遮西鹽,鞭炮聲月歸天……”在石塘古村,有著唐代獨特宮廷韻味的月姐歌在農家婦女中傳唱。相傳,唐朝有壹個叫連嶽的宮女,在宮裏教女人唱壹些曲子。女人們自動聚在壹起壹邊賞月,壹邊唱著宮女們教的曲子,還自由地跳舞,玩遊戲。從此成為習慣,代代相傳。
壹堆花和酒
“石塘對花米酒”傳承於仁化縣石塘鎮。因為石塘釀的米酒倒在杯子裏會出現酒花,像壹串珍珠鏈串在壹起,有的還能堆起來,故名。《韶關賦誌》記載:“清酒無處不在。糯米做的,吃起來清香。冬酒蒸糯米飯。廚房十年,很甜,能補血。”
外圍勘探
丹霞山:群峰如林,密密麻麻;丫蛋碧水、山川和山谷;雲霧繚繞,晨鐘暮鼓;竹影與松濤陣陣。
石塘古村:古村屋頂如雲,村巷蜿蜒。它是韶關市的壹個古村落,集古宅、古巷、古村落、古式、古韻於壹體,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古建築規模龐大,保存完好。
美食覓食
仁化的地方菜肴和小吃豐富多樣,風味獨特,如石塘紅燒肉,清香撲鼻,石塘炸魚,外脆裏嫩,炸蠔油,各種地方糖圈,以及具有數百年歷史的油炸鍋小吃:炒年糕,炸芋頭,炸薯片,炸南瓜片,炸肉丸片...
非遺尋寶始興
烏龜和蛤蜊跳舞
明代中期,始興縣敦崗鎮連年幹旱。村民們用甲魚、河蚌、魚蝦作為道具,真誠地祭拜河神,祈求他的保佑,希望來年風調雨順。在漫長的生活中,祭祀演變成了人們慶祝的美好民俗。
首相粉
相傳盛唐名將張九齡,自幼酷愛讀書,經常熬夜讀書。楊媽媽把大米泡在山泉水裏,用石磨磨成又細又嫩的漿,最後制成了著名的宰相粉。
外圍勘探
滿堂客家圍:在1833至1860的28年間,壹座擁有777間房間、面積近2萬平方米的巨大城堡神奇地豎立在粵北古郡始興,成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湖坪民俗文化村:是粵北首個集明清建築、民俗風情於壹體的大型文化旅遊區。東湖坪沒有湖,卻有大片古老奇特的建築和說不完的神奇故事。據傳說,東湖坪的曾姓居民是孔子的學生曾參的後代。
美食覓食
始興菜屬於客家菜,講究食材質量,味道清鮮脆嫩,講究原汁原味。很多菜從古至今流傳下來,可以說都是歷史了。
非遺尋寶南雄
諸暨鄉人南遷傳說
珠璣巷,位於南雄市東北部梅關古道珠璣鎮,素有“枕楚跨粵,南北咽喉”之稱。從宋代到元初的200多年間,153姓的中原人陸續南遷,諸暨巷後裔現已遍布珠三角、港澳及海外地區,人數達數千萬。
香火龍
香龍流傳於南雄市百順鎮白竹片村,已有300多年歷史。從那以後,香龍每年都要跳,代代相傳。
外圍勘探
梅觀古道是“中國四大賞梅地”之壹。
香草世界森林公園:逃離城市的喧囂,加入南雄香草世界森林公園,支起帳篷,或者入住木屋別墅,壹起看星星,看日出,唱老歌,講故事...並感受到久違的回歸和安慰。
美食覓食
南雄人喜歡吃辣,不怕辣。梅嶺鵝王是南雄美食的典型代表。當滿滿壹大盤香噴噴的鵝王端上來時,農家鵝特有的清香在空氣中肆意“放肆”,讓人垂涎欲滴。酸筍鴨麻辣鮮香,鮮香撲鼻,又香又酸。每壹次咀嚼都充滿了整個口腔和鼻腔,很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