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龍滴子是故宮獨有的嗎?

龍滴子是故宮獨有的嗎?

據故宮專家統計,太和殿屋頂、瓦檐、滴水等有2632個龍紋。、屋檐和彩繪門窗上的龍紋5732個、大殿屋檐和天花板上的龍紋4037個、大殿內的金柱、藻井、王座。太和殿大殿裏的木柱叫金柱,高12.7米,直徑1.06米。柱子上裝飾著壹條金龍盤繞其上,極為壯觀。殿頂的藻井,配有壹面“軒轅鏡”,上面掛著龍珠。天花板由無數個方塊組成,每個方塊上都畫著“兩條玩珠子的龍”。單單這個就畫了3000多條龍。據不完全統計,太和殿內外的龍紋、龍雕等各種形態的龍多達13844條。

這種“千龍朝聖”的裝飾布局,為了獲得神化權力、恫嚇臣民的效果,構成了壹種威嚴、神秘的氣氛。

中國現存的九龍壁有三處,分別是故宮九龍壁、北海九龍壁和大同九龍壁。紫禁城的九龍壁是最精美的之壹。故宮前的彩釉九龍壁,色彩絢麗,構圖嚴謹,令人嘆為觀止。形狀上有龍,上升龍,下降龍,每條龍都在自由翻滾,表情各異。為了突出龍的形象,工匠們用浮雕技術進行造型和燒制,富有立體感;並且運用了鮮艷的黃、藍、白、紫等色彩,使得九龍壁的雕刻極為精美,色彩豐富。專家認為,故宮的九龍壁之所以看起來栩栩如生,是因為工匠在調配顏色時采用了色彩補償的原理。

沒有多少人知道馬德春移花接木修補九龍壁的傳說。那是公元1773年,乾隆皇帝決定在皇宮前建壹座“彩釉影壁”,俗稱九龍壁,以示皇家威嚴。九龍壁由270塊彩色琉璃瓦砌成。當時由於科學不發達,燒制壹件玻璃成品需要幾十件甚至更多的廢品作為選擇的價格,更何況這批作品是給乾隆皇帝做的。九龍壁是清代官窯“西通河窯”燒制的。清乾隆年間,皇家園林大規模興建,門頭溝“玻璃局”村的玻璃窯在擴大生產規模的同時,改為私人官督。承接窯子的窯主叫趙,壹個燒有色眼鏡的家庭,祖籍山西。清同治、光緒年間,趙家第16代孫趙主持窯務,也被封為“五品朝廷”。趙家成了專門為朝廷燒有色眼鏡的“禦商”。

馬德春在燒制彩色琉璃瓦方面很有經驗。他和工匠們燒了四十九天,終於成功了。安裝當天,皇宮前人來人往。突然壹聲清脆的響聲傳來,嚇了馬德春壹跳。壹個小工匠呆在那裏,盯著壹塊破碎的琉璃瓦。馬德春知道他有大麻煩了。他小心翼翼地把碎瓦拼湊起來,對身邊的工匠說:“這件事不能告訴任何人。誰要是吐露壹個字,就打死誰!”馬德春重新燒制琉璃瓦已經太晚了,他將冒險試圖補救來欺騙君主!眼看再過幾天工期就要到了,他把心放在了線上,等著死神來碰碰運氣。

九龍壁完工的消息及時傳到了皇帝那裏。第二天,乾隆帶了幾個大臣去看。壹進西青門,他突然看到了雄偉的九龍壁。走近壹看,這九條龍栩栩如生,就像真的壹樣。乾隆皇帝覺得高明,不禁贊嘆。他走到墻前,仔細欣賞每塊琉璃瓦上的龍,從東到西壹個壹個看。跟在人群後面的馬德幾乎是喉嚨哽住了,頭上冒汗,兩腿發軟。來回讀了三遍後,甘龍真的發自內心地喜歡它。他再三稱贊馬德春的高超手藝,賞了他五百兩銀子。送走了乾隆皇帝,馬德春那顆懸著的心也放下了。如果妳想問馬德春為什麽擔心,那是因為他巧妙地用鮮花替換了九龍壁。

為了彌補壹塊被小工匠打碎的琉璃瓦,馬德春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花了兩天兩夜,用壹塊楠木雕出壹條龍來,乾隆第壹天帶著群臣觀看就草草裝好了!

  • 上一篇:餐飲酒店logo怎麽設計?
  • 下一篇:中國古代四大機關遊戲怎麽玩?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