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參考佛誕)。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事實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聖地”形象。
佛教創建時,印度已經進入了封建領主統治的農奴社會。當時印度傳統的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和婆羅門至上三種信仰,以及婆羅門作為壹切智的壟斷者和神權統治的代表的地位開始動搖,成為眾矢之的。自由思想家中出現了種種反傳統信仰的沙門思潮。
創始人釋迦牟尼生於今尼泊爾境內的迦毗羅衛,是釋迦族的壹個王子。關於他的生卒年月,在南、北傳佛教中,至今仍有種種不同的說法,但壹般認為生活於公元前6~前5世紀。他在青少年時即感到人世變幻無常,深思解脫人生苦難之道。
29歲出家修行。得道成佛(佛陀,意譯覺者)後,在印度恒河流域中部地區向大眾宣傳自己證悟的真理,擁有越來越多的信徒,從而組織教團,形成佛教。80歲時在拘屍那迦逝世。
佛教原來只流行於中印度恒河流域壹帶。孔雀王朝時期,阿育王奉佛教為國教,廣建佛塔,刻敕令和教諭於摩崖和石柱,從此遍傳南亞次大陸的很多地區。同時又派傳教師到周圍國家傳教,東至緬甸,南至斯裏蘭卡,西到敘利亞、埃及等地,使佛教逐漸成為世界性宗教。
佛教向亞洲各地傳播,大致可分為兩條路線:南向最先傳入斯裏蘭卡,又由斯裏蘭卡傳入緬甸、泰國、柬埔寨、老撾等國。北傳經帕米爾高原傳入中國,再由中國傳入朝鮮、日本、越南等國。
中國佛教派系
有漢語系、藏語系和巴利語系三大系統。它們在發展過程中各自形成壹些學派和宗派。漢語系佛教主要有天臺宗、三論宗、法相宗、律宗、凈土宗、禪宗、華嚴宗、密宗等;藏語系佛教主要有寧瑪派、噶當派、噶舉派、薩迦派、格魯派。
此外還有希解、覺宇、覺囊、夏魯等幾個小派。其中格魯派的規模最大。巴利語系佛教主要有潤(又分擺罷、擺孫二個支派)、擺莊、多列(又分達拱旦、蘇特曼、瑞竟、緬坐四個支派)、左抵四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