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家風書法作品:《誡子書》、《清風寄語》、《勤儉誠信聯》、《厚德上善聯》等。
家風又稱門風,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傳的風尚、生活作風,即壹個家庭當中的風氣。家風是給世代家族成員樹立的價值準則。家風,是建立在中華文化之根上的集體認同,是每個個體成長的精神足印。
家風,是壹個家族代代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家族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家風對家族的傳承,民族的發展都起到重要影響。可以將家風理解為家庭的風氣,將它看作是壹個家庭的傳統,是壹個家庭的文化。
家風,壹般指壹種由父母或祖輩提倡並能身體力行和言傳身教,用以約束和規範家庭成員的風尚和作風。家風是壹個家庭長期培育形成的壹種文化和道德氛圍,有壹種強大的感染力量,是家庭倫理和家庭美德的集中體現。
家風,如同壹個人有氣質、壹個國家有性格壹樣。壹個家庭在長期的延續過程中,會形成自己獨特的風習和風貌。這樣壹種看不見的精神風貌,摸不著的風尚習氣,以壹種隱性的形態,存在於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員的壹舉手、壹投足,無不體現出這樣壹種習性,這就是家風。
家風形成過程:
傳統作為人類代代相傳的行事方式,是從過去延傳到現在的事物。沒有經過較長時間的過濾和沈澱,就形成不了傳統。家風作為特定家庭的傳統,也是該家庭長時期歷史汰選、傳統沈澱的結果,是壹輩又壹輩先人生活的結晶。極端地說,沒有家風,本質上也是壹種家風。
家風有別於家庭世代相傳的道德準則和處世方法,它是壹個家庭的性格特征。雖然它壹旦形成,也就成為教化的資源,對家族子弟具有熏染影響、沾溉浸濡的意義,但家風是壹種不必刻意教誡或傳授,僅僅通過耳濡目染就能獲得的精神氣質,具有“潤物細無聲”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