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雲南鶴慶新華村被譽為中國銀品之都。
2.鶴慶新華村,位於茶馬古道要塞,歷史上叫做“石寨子”的壹個美麗水鄉。人傑地靈,山魂水秀,風光秀麗,四季如春,是雲南民俗文化的長廊,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歷經十年浩劫,從上個世紀的70年代末,新華銀匠就開始復蘇了千年的手工銀器制作傳統,走村串寨,離鄉背井,活躍於雲南邊陲和祖國的大西南及西北少數民族地區,為當地民族制作宗教和生活類的手工藝品。經過市場經濟的洗禮和啟發,新華銀匠的手工藝銀器從西南邊陲不斷走向海內外,成為政界文化界知名人士以及市場新貴的青睞。
投資1億元的新華村石寨子旅遊商品交易市場,已成為東南亞最大的旅遊產品集散地;具有濃郁白族文化的新華村五星級旅遊度假酒店,已成為雲貴高原鄉村旅遊開發的壹個制高點;海尾河、小橋流水、青瓦白墻,構成了壹幅“高原水鄉”的人居自然圖,恍惚之間,眼前便是壹幅美麗的曼妙壯錦,壹個真實的人間天堂。
新華村有著濃厚的白族民居文化、茶馬古道文化、千年的傳統手工藝銀器文化、精湛的銀器工藝品以及省級和地方政府在新華村實施的旅遊產業和雲品工程,使新華村 “銀品之都”的獨特魅力,將被揭去千年的神秘面紗,大放光芒,為更多的世人朝謁和知曉。
3.千年來代代相傳的銀器手工制作工藝,壹村壹業,壹戶壹品,前店後坊的生產格局,走遍山水世界、名師輩出的匠人從藝傳統,自改革開放以來,新華銀匠的口碑名播海內外。
2003年,隨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目光被吸引到這片神奇土地上後,更是湧現出了壹批國際工藝大師和國家級、省級工藝大師寸發標、洪興貴、母炳林、董中豪、寸家法和董中才等能工巧匠。他們親手打造的銀器產品,包括生活、宗教、裝飾和收藏類,以多樣的風格,精湛的工藝遠銷東南亞和歐美國家,也受到了國內外領導、社會名流的親切接見、觀摩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