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國家繁榮的象征
牡丹花開的時候,繁花似錦,燦爛輝煌。唐朝盛世,舉國為之傾倒,牡丹花會成為首都長安、洛陽的狂歡。自唐宋以來,牡丹成為吉祥、幸福、昌盛的象征,代代相傳。
從65438年到0959年,周恩來總理在洛陽說:“牡丹是我國的國花。它優雅而宏偉,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繁榮、幸福和快樂的象征”。今天,牡丹的這種文化象征意義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因為它非常貼切地代表了中國改革開放、前途光明的美好形象,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表達了全國各族人民的理想和願望。
(二)對富裕生活的期待和追求
牡丹花紫色濃郁,氣勢磅礴,從氣質上給人富貴之感。自宋代以來,牡丹就被稱為“富貴之花”。說到這壹點,宋代哲學家周敦頤在《論愛荷》中寫道:“自唐力以來,世人極愛牡丹”,“牡丹繁花似錦”。從此,牡丹就和“財”字緊緊聯系在壹起。在歷代的繪畫和各種工藝美術品中,牡丹作為財富的象征,與其他花鳥山石結合在壹起,有著不同的含義。
(3)骨氣高,心氣壯,不畏權貴。
人們喜愛牡丹,賦予了牡丹能夠代表中華民族精神力量的優秀品格。武則天冬天遊園時,下令花限時開放。花朵被力量所懾,不得不開放。唯獨牡丹沒有按時開花,武則天下令放火焚燒,放逐長安。《秋翁遇仙》中,壹群惡奴破壞了花圃,正是牡丹仙子及時趕來,拯救了被破壞的牡丹花,嚴懲了暴徒。牡丹因其不畏權貴、不畏惡勢力的精神而備受推崇。牡丹作為“富貴花”,並不嬌弱脆弱。她過去生長在廣闊的山區。到了近代,由於森林面積的縮小和藥材的濫挖,野生牡丹只能在懸崖峭壁中頑強生長。在黃土高原幹旱貧瘠的土地上,她依然綻放著絢爛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