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幡起源於唐、宋年間
資料拓展:
幡是旗的壹種,尺寸有大小之別。中幡是裝飾華麗、既具有儀仗特色又用於比賽力量的壹種旗幟。中幡起源於唐、宋年間,於皇室儀仗隊的旗桿,後演變成民間廟會中的表演節目。耍中幡、舞中幡是傳統雜技項目。
2006年5月20日,天橋中幡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6月7日,中幡(安頭屯中幡、正定高照、建甌挑幡)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幡是中國古老的民間藝術,是中國民間藝術的珍貴遺產。主要分布在今河北省香河縣、正定縣和福建省建甌市。據史料記載,中幡起源於唐、宋年間,至今已有壹千多年的歷史。
中幡早年叫“大督旗”,又叫“大執式”,用於軍隊的儀仗,指揮等;後來傳到民間,經過演變成現在的中幡。
它是壹種歷史悠久的傳統的民俗藝術,又是壹種雜技和傳統娛樂、體育項目。中幡由幡桿、傘、旗子、幡面和鈴鐺等組成,十幾個套路,五十多個動作,集造型、亮相等各種高難度技巧於壹身,具有壹定的娛樂性。
中幡的主幹是壹根長三丈三(10米多)的竹竿,竿頂懸掛著標旗,旗的正面繡有祝福語句和吉祥圖案,反面有時繡上表演團體的名稱。中幡分為單練、雙人對練和集體練,動作有50多個。
表演者或頂幡上額,或伸臂托塔,驚險動作連連不斷,但始終幡不離身,竿不落地。十余米高、幾十斤重的中幡在表演者的手中、肩上、腦門、下巴、項背等處上下飛舞、交替騰挪。
幡旗形制壯麗,標題清晰,常常用於儀仗活動。旗手耍弄幡旗,能盡顯武勇與智慧,因此中幡曾是清代朝佛、慶典等走會活動的必備項目。走會中各個團體都有自己的標旗,競相演練耍幡高招絕技,逐漸形成頗具特色的雜技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