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徹底回歸傳統高考之路
藝術和體育都很有天賦,不適合大部分孩子走職業道路,最後還可能得職業病。還不如徹底放棄藝術體育這條路。把大部分時間花在學習上,延續傳統高考路線,以文化生的身份參加高考。
從2017的數據來看,清華、河南省、北京大學兩所高校招生人數為455人,在全國各省中排名第二(僅次於北京),其中,理工科約占70%,清華、北大在河南省的理工科投檔線分別為672分、673分,清華、北大高考招生人數分別為59人。
很明顯,剩下的369人是作為特長生考上清華北大的。所以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後,傳統文化生考上清華北大的比例肯定會增加,不如走傳統高考路線。
如果孩子真的執著於藝體這條路,可以走壹條迂回的路,就是繼續參加傳統的高考,進入優秀的大學後借助好的平臺繼續藝體這條路。
這其實相當於走高考路線。其實高考題並不難。80%的高考題都是簡單中級題。只要這80%的題都做對了,就可以被211/985學校錄取。不信的話,最方便的辦法就是問問常年教畢業班的老師。
妳考上大學後,也有可能借助大學的平臺繼續發揮妳的特長。
2
進入非傳統藝術體育學校
當然,如果我們真的對文化課沒有信心,那麽我們可以進入壹個新的非傳統藝術體育學校。特長生招生取消後,為了接收大量的藝體生,滿足這個巨大的市場,必然會湧現出壹大批規範化、具體化、專業化的藝體學校。這些學校有自己的深造方法,也與其他國內外大學有對接。
取消特長生招生,讓愛好回歸愛好,回歸興趣和特長的本質,降低藝術和體育的功利性。真正下定決心走藝術體育這條路的學生和家長不用擔心。新頻道壹定會容納更多的藝體生,為更多的藝體生提供更多的選擇。特長生招生的取消,杜絕了走這條路升學的關系戶,增加了教育的公平性,但並沒有完全堵住真正的特長,金子總會發光的。
三
走科技特長生之路
理工科專業學生主要招生計劃分為七類:
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論文、發明技術創新、初中組VB程序設計等。)
機器人設計和生產(VEX、VEXIQ、RoboRAVE、FLL等。)
天文觀測(天文攝影鑒定、天文觀測論文鑒定等。)
智能控制(現場編程、智能車接力、工作競賽等。)
三模壹電(航天模型、航海模型、車輛模型、無線電)
生物環保(環境保護、信息學、化學與環境、地球與空間科學、生物工程等。)
在國際、國內、省市科技專業競賽中獲得前三名的優異成績。
面對這些專業術語,大部分家長都會感到困惑,這就需要家長不斷去理解和學習,跟上時代的發展,跟上孩子的發展,不要盲目引導,而要做孩子發展的絆腳石。
專業科技競賽的含金量壹直很高。壹旦被認定為理科生,就更容易撬開名校的大門。從初中開始到大學,都走綠色通道,尤其是國際比賽,獲獎結果被國外大學高度認可,擴大了孩子的選擇。相對於藝考的高昂費用,大部分科技項目都不算太貴,更容易被普通家庭承擔。相對於文化考試,成本還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