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西方不同的繪畫媒介,使得中西方繪畫的方向發生了差異。
中西方的繪畫之始祖都是巖畫,從這個意義上說並沒有媒介的不同。在繪畫主要功能是墓葬的時代,中西方繪畫的區別也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麽大。中西方繪畫差距的拉大主要是繪畫分離成壹種相對獨立的藝術之後。根據這壹點,有人提出是當時的繪畫媒介使得中西繪畫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因為在當時,東方的繪畫工具主要是毛筆,而西方的繪畫工具卻是類似小刷子壹般的畫筆。毛筆長於線條和渲染,而小刷子長於色塊的平塗和顏色的混合。這種說法有壹定根據,但是解釋不了壹些關鍵問題。比如何以在前繪畫時期(就是繪畫還沒有分離成獨立藝術的時候)中西繪畫已經不盡相同——如果後來的壁畫還可以用以上的方法解釋,那麽中西的原始巖畫已經呈現不同面貌,這就難以用這類思路解釋了。
2,由於東西方不同的思維方式決定。
這種說法基本上是主流觀點。這個觀點認為:東方思維方式傾向於概括性、直觀性、感性;而西方思維方式傾向於歸納性、分析性、理性。在藝術上則表現為:東方繪畫追求的是以畫面來傳達個人的審美傾向、品位追求以及境界趣味;而西方繪畫傾向用畫面來分析客觀世界(註意:這裏要將“分析客觀世界”和“描繪客觀世界”嚴格的區別,簡單說,前者包括後者,而後者不過是前者的壹個方面的體現而已)。這種觀點比較直接,但是被壹些人認為缺乏根本的說服力。因為持此觀點的人並沒有試圖進壹步說明為什麽東西方的思維方式會發生這樣的區別。
3,還有的人試圖用自然環境的區別來解釋這個問題。大體是說東方自然環境受到大陸性的影像,重視描繪大陸山川的線條;而西方自然環境是海洋性為主,重視描繪海洋的光色變換;這個屬於少數派,不過壹些見解也可以參考,這裏就不多說了。
總之,這是壹個復雜的綜合作用,不能僅僅用壹個觀點來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