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為什麽儒家教育下出的卻都是些偽君子?

為什麽儒家教育下出的卻都是些偽君子?

因為儒家教育屬於中庸教育,封閉人的精神差異,禁錮精神自由,勉強求同。

舉個例子,有兩個人壹個是運動健將,壹個是壹般的力士。如果要這兩個人抱著壹塊大石頭奔跑,再測量兩個人的奔跑速度,結果不能反映出運動健將的奔跑能力。如果依此說,這兩個人沒有什麽差別,奔跑能力壹樣,就開始脫離實際,變得虛偽。

儒教無疑就是增加了人的精神負擔。讓人看不到差異,甚至抹殺人的差異,直到壹個人失去了自我,所有的個人表達都是虛偽的。

聯系提倡尊重差異,闡述了教條方式的危害,並且強調要繼承與發揚,積極塑造屬於自己的精神:

但是,試圖以固定的形式覆蓋任何意義上的變動與通過教條構築的表象抹煞不同環境與個體意識之間的具象差異,不僅徒勞而且危險。

通過聯系地繼承,人們擁有更高的形式基礎及之上要求更高的限制關系:遵循形式存在組合形成的線性相關的、等級式的自然秩序,必然演進的形勢與永恒的時間限制,提供給人們及時塑造屬於自己的永恒精神的唯壹機會。

不是流行做最好的自己嗎,說的就是塑造自己的精神,表現自己特色。這樣才能活得有價值,活得有意義,活得豐滿自如。

聯系這樣闡述價值:

人們從根本上認識到價值來自理性的選擇,緊緊圍繞著達成現實生活目標、釋放本能、展現自我精神、實現智能與自由的完全置換以獲得徹底解脫。文明印證這些事實,同時印證自然的交易方式亙古不變的事實。

所以,人的本能方式是釋放自我,展現自我,徹底解脫,儒家教育禁錮精神的方式正是與人自然表達的方式相反。所以人會變得虛偽,人生變得缺乏意義。

  • 上一篇:中秋手抄報黑白模板
  • 下一篇:韋伯烤肉為什麽這麽貴?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