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為什麽我們要發展裝配式建築?

為什麽我們要發展裝配式建築?

為什麽我們要發展裝配式建築?

早在1910年,瓦爾特·格羅皮烏斯出版的《住宅工業化》壹書,對住宅單元的標準化預制、裝配和應用前景登進行了詳盡闡述,主張采用批量化的工廠預制構件經濟、高效生產住宅。

裝配式建築的誕生和發展是建築產業走向工業化、現代化的必然結果,是建造方式從傳統的依賴廉價勞動力成本從事大量手工作業的生產方式,轉向機械化、工廠化生產方式的客觀需求。這也特別適合於民用建築需求旺盛、勞動力資源短缺或成本較高、機械化程度發達、社會財富積累豐富、建築品質和社會效益備受重視的社會發展階段,是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建築營造方式的重大變革。 ?

1、提高工程質量

傳統現澆建設方式仍然依賴大量的手工綁紮鋼筋、支拆模板、抹灰鋪貼,施工偏差大,質量通病多,人為因素影響明顯。而裝配式建築將大量的部品部件在工廠流水線上施工,操作規範,機械化程度高,產品質量好。現場部品部件的安裝和連接由產業工人專職施工操作,建築品質顯著高於現澆方式。

?2、提高生產效率。工廠生產不受惡劣天氣等自然環境影響,施工機械和自動控制程度高,構件加工工期更為可控。現場主體結構施工方面,裝配式鋼結構同傳統鋼結構時間相當,裝配式鋼筋混凝土結構現澆較現澆方式時間略長,但結合穿插施工等工藝,尤其是結合裝配式內裝修等工業化技術,可以實現較傳統現澆方式縮短綜合工期25%~30%。

3、降低建造過程的能源資源消耗,減少施工汙染。相對於現澆方式,裝配式建築可節水約25%,降低抹灰砂漿用量約55%,節約模板木材約60%,降低施工能耗約20%,同時可以減少75%以上的建築垃圾,顯著降低施工粉塵和噪聲汙染,減少碳排放。

4、減輕勞動力資源壓力。以工業化的方式減少大量手工作業,降低了勞動者的工作強度,減少了約30%的現場用工數量,更便於施工管理和技術培訓,建立穩定的、高素質的裝配式建築產業工人隊伍。

與美國、日本等主要發達國家不同,我國不具備大量發展木結構建築的客觀條件,但是在發展鋼結構方面客觀條件已經較為成熟。

2016年,全國粗鋼產量達到8.08億噸,其中鋼結構建築用鋼量占粗鋼產量約7%左右,遠低於美日等國家30%~50%的水平,而鋼結構建築中住宅建築占比不到5%。鋼結構行業“十三五”整體發展規劃目標是2020年全國鋼結構建築用鋼量占粗鋼產量的比例超過10%。2019年全國粗鋼產量達到9.96億噸,較2016年已增長23%。在鋼產量和鋼結構用鋼量占比同時增長推動下,我國鋼結構建築將迎來快速推廣期。發展裝配式鋼結構住宅,不僅是建築產業現代化的衡量指標之壹,也是當下中國鋼鐵產業消解過剩產能,促進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的客觀需求。?

目前經濟形勢和科技發展給予了預制式(裝配式)建築很好的成長土壤。而裝配式的應用空間也越來越廣泛,建築類別也越來越多,這也意味著建築業在重新審視自己在工業化浪潮裏的定位。

  • 上一篇:中西文化交流對明清之際中國人物畫風格的變化有何異同?請舉例分析。
  • 下一篇:為什麽鼓勵大家在線上購買年貨?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