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為什麽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少了?

為什麽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少了?

小學壹年級語文課本封面和目錄

今年9月,我國新入學的中小學生將使用教育部編寫的義務教育語文教材。未來三年,“部委版”將逐步推向全國使用。新教材有哪些變化?近日,中小學語文教材主編溫如民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半編教材”增加了“與成人壹起閱讀”、“快樂閱讀吧”、“名著導讀”等多個板塊,還將課外閱讀納入了教學體系。

大大增加延伸閱讀。

記者梳理發現,與舊的“人教版”相比,高壹語文上冊課文數量減少了9課,下冊減少了10課。看似課文單元數量減少了,實際上內容豐富了,尤其是延伸閱讀和口語表達方面的訓練大大增加了;三年級以後,課文分為精讀和略讀。精讀課由老師講解,給出例子和方法;讓學生自己去讀略讀課,把精讀課上學到的方法運用到略讀課中,自己去體驗。此外,配套出版的《語文識字讀本》提供了大量適應不同年齡段兒童發展特點的好作品。

降低拼音教學的難度

“部版”第壹課是“天、地、人”、“妳、我、他”六個楷書字,不是字母aoe。這個順序的變化有壹個特殊的含義,就是把漢字放在第壹位,拼音只是輔助學習漢語的工具。另外,剛入學的壹年級孩子,很難壹上來就學會拼音。

溫如敏說,“部分版”降低了拼音教學的難度,壹年級要求拼音節,不壹定直接叫音節;把拼音字母背熟,但不要強記、默寫,把拼音教學和認字教學結合起來,把拼音和認字結合起來學,相互交融。

中國古代文學的比重增加。

在“部委版”中,傳統文化文章的比重大大增加。小學六個年級共12冊課本,選讀132首古詩,平均每個年級20篇左右,約占課文總數的30%。初中古詩詞六冊入選124,權重也有所增加。中國古代散文的體裁更加多樣,從古代民歌到絕句詩,從漢代的論文到明清的散文。

這次進壹步增加文言文的權重,已經有人擔心小學階段以背誦為主的學習方法是否會增加學生的負擔,是否能學到古文的真正精髓。

溫如敏認為,古詩詞的教學,重新感受詩詞音韻和語文的美,可能壹開始並不清楚美在哪裏,但會逐漸積累。小學生記憶力好,多讀多背是最好的辦法。

  • 上一篇:為什麽人在年輕的時候對待感情總是那麽執著?
  • 下一篇:為什麽南方特別是兩廣地區祭祖、拜山多在農歷九月?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