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65,438+0,000年前,人類開始從舊石器時代過渡到新石器時代,在此期間,人類開始分化為兩條不同的道路:
第壹,從食物采集者到食物生產者,或者馴化植物,從而進入農業社會。
二是與畜牧業相結合,通過馴養動物進入遊牧社會。
剛開始的時候,農耕和遊牧沒有什麽區別。而這個世界上適合農耕的地區都是雨量充沛、河流豐沛、土壤肥沃的地區,這樣的地區都在整個歐亞大陸以南的大河流域。
適合遊牧的地區大多是降雨量少、草原遼闊的地區,分布在歐亞大陸北部。
隨著新石器時代的發展,農耕區和遊牧區逐漸形成了壹條橫跨整個歐亞大陸的分界線。這條線大致從大興安嶺、燕山、陰山、祁連山、昆侖山、興都庫什山、薩格羅斯山、戈加索山延伸到歐洲的喀爾巴阡山。
我們現在知道,適合農耕的地區更加富饒,更加穩定,於是出現了剩余勞動力、手工業、金屬冶煉、建築、祭祀、社會管理等。開始分化,人類文明由此產生,約公元前4000- 3000年。
因此,亞歐兩河流域、古埃及、古印度、中國、希臘等逐漸進入文明時代。
另壹方面,遊牧地區則不同。由於生產力發展緩慢,社會階層劃分有限,他們始終無法進入文明社會,長期處於原始狀態。
最後,亞歐大陸逐漸形成了南耕北遊、南富北貧的局面。人類總是渴望財富,遊牧民族也是如此。所以遊牧民族不斷南下侵略,農耕民族不斷反擊被征服,形成了千百年來人類文明史的主線。
在入侵和反擊的過程中,文明地域擴大,許多遊牧民族融入農耕社會。現代農耕文明進入工業時代,遊牧民族毫無優勢,農耕世界和由此產生的工業文明最終席卷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