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打春”、“咬春”,也叫“報春”。這個節日包括慶祝和迎接春天的活動,春天的“打牛”和吃春餅、春菜和咬蘿蔔的習俗。
2、驚呆了
這壹天,民間有“打小人”的習俗,以驅除厄運。驚蟄象征著農歷二月的開始,它會喚醒所有冬眠的蛇、蟲、鼠、蟻,家裏的爬蟲、螞蟻也會起來到處覓食。
因此,在古代,人們會用熏香和艾草熏住所的四個角落,以驅除蛇、蟲、蚊、鼠和黴味。久而久之,逐漸演變成那些不開心的人拍打對手,趕走厄運的習慣,也就是“打小人”的前身。
3.清明
清明節這壹天,除了掃墓祭祖、踏春踏青、植樹種草等傳統習俗外,據說是為了紀念壹個叫“介子推”的人。
介子推在晉獻公的兒子重耳流亡時幫助過他。後來,重耳想報答他,介子推沒有,他背著母親上山。重耳下令火燒山逼近,結果母子倆死在山上。晉文公看了看介子推的屍體,十分惋惜,便把屍體埋了。第二年,祭拜的時候,看到被燒的老柳居然復活了。祭祀結束後,晉文公將復活的老柳樹命名為“清明柳”,並將這壹天命名為“清明節”。
4.小滿
小滿這壹天,有“搶水”、“祭車神”的習俗。“祭車神”是農村的古老習俗。據說“車神”是壹條白龍。在車水前,農民將魚、香燭等祭品放在車座上。特別之處在於祭祀中有壹杯白水,祭祀時倒入田間,寓意祝願水源茂盛。這些習俗表明農民重視灌溉和排水。
5.夏日至日
在古代,在夏季的至日,人們向神靈獻祭,以祈求災難消失,來年富有。到了清朝,夏季至日上的神靈崇拜更加流行,日本人不得不吃面食以示對神靈的尊敬。可以看出,在夏季的至日,北方人吃面條,無錫人吃餛飩,都是對上帝虔誠的祭祀。
6.立秋
初秋時節,尤其是8月15日中秋節,商洛竹林關壹帶流傳著“摸秋”的習俗。這壹夜,婚後未生育的婦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瓜果架、豆棚下的地裏偷偷摸索瓜豆,故名“摸秋”。
按照傳統習俗,這壹夜,瓜果豆子都摘下來了,園主不能責怪。無論阿姨回家多晚,父母都不允許批評她。中秋節晚上,月亮還沒出來的時候,孩子們照例鉆進附近的秋田裏,摸著什麽東西回家。如果摸洋蔥,父母認為孩子長大了聰明;如果碰了瓜果,父母認為孩子以後吃喝不愁,壹切都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