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是中國民族器樂中不可多得的佳作。江蘇無錫的惠山泉二泉,被譽為“天下第二泉”。作者華()將樂曲命名為《二泉映月》,不僅將人們引入了靜夜、清家、冷月的意境,而且仿佛遇見了人——壹個正直頑強的盲人藝術家向人們傾吐自己坎坷的壹生。
2.晚安
原名《除夜之唱》,國家級音樂人劉天華在1928寫的。《晚安》是作者在除夕夜與學生朋友聚會時的即興作品。在除夕夜歡樂的情緒感染下,作者情緒高漲,邊玩邊放音樂,瞬間成型。這首歌的音樂形象單壹,抒情,清新活潑,給人壹種自我滿足感。樂曲充分發揮了二胡在各個位置的表現特點。
3.聽聽松樹的聲音
華·(阿炳)。相傳宋朝時,兀術被嶽飛打敗,逃到無錫惠泉山下,躺在監聽綠松石上,戰戰兢兢地聽著宋朝兵馬的大喊聲。聽歌是對這個故事的描寫,所以也叫聽歌。這種說法雖然牽強,但也可以用音樂的豪氣和奔放的感情來解釋。
4、空山鳥語
“空山鳥”這個名稱是根據唐代王維寫的“空山上似乎沒有人(柴璐)”的意思而來的。作者在民間傳統演奏技法的基礎上,運用專業的創作技巧,譜寫了壹首結構完整、富有詩意的樂曲,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音樂描述了深山峽谷中鳥兒歌唱、生機盎然的景象。
5、寒冷的春風
花()作曲。樂曲的壹些曲調和演奏技法與《二泉映月》有相似之處,但曲調多在亮聲區演奏,更為活潑、流暢、寬廣,使聽者感覺亮春將至。
6.月夜
1918的夏天,劉天華在月下乘涼,不禁被眼前的景象所感動,手裏拿著二胡,望著月亮抒發自己的心情。這首歌的初稿是我寫的,六年後定稿。音樂的旋律輕柔、委婉、簡單。旋律進行過程中,不時有六度、七度、八度的大跳躍,跌宕起伏,不拘壹格。
7.流動波曲線
民間藝人孫文明的代表作。作者是浙江紹興人。他童年時雙目失明。因為父親的貧困,他不得不離開家鄉靠占蔔謀生。之後,他專門扮演胡琴,靠街頭賣藝謀生。音樂是他流亡艱難生活的自畫像。
8.病中歌唱
《病中的尹》又名《安慰》或《胡適》,是劉天華的第壹部作品,初稿於1915,終稿於1918。歌名的意思是“生活向何處去?”。1915年,作者受到失業、喪父和貧困的打擊,抑郁成疾。他想拉二胡來緩解自己生病期間的憂郁,卻被親友視為無所事事。他感到處境困難,前途暗淡。
9.三寶佛
音樂《三姬閬》曾被揚琴家嚴老烈改編成粵曲《旱天雷雨》,表現了久旱逢甘霖時人們喜悅的心情。音樂其他部分悠揚悠揚,節奏流暢。二胡和配器都經過精心處理,讓音樂更加動聽。
10,光明行
劉天華寫於1931的春天。《光明行》是壹首鼓舞人心的進行曲,旋律明快堅定,節奏靈活,表現了舊社會知識分子對進步和光明的不斷追求。在音樂中,利用主和弦的分解來形成圓號音,在音樂中起主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