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什麽行業利潤最高?

什麽行業利潤最高?

個體經濟,股票,房地產,電子商務,純資本運營。

1,個體經濟

“個體經濟”是1978年廣東及沿海地區出現的第壹波經濟浪潮,早期盈利20至30倍。

比如批發20到30元的衣服,運到異地後少則100到200元,多則300到400元,馬勝利就是早期的代表。

“個體經濟”試運營十三年時,只是在1991年中國政府頒布《中國工商行政管理條例》後,才正式承認“個體經濟”在中國的合法地位。

2.股票

“股票”是1986年深圳首次出現的第二波經濟浪潮,早期盈利40-50倍。

當時是壹元的原始股,沒人買,政府還要強行攤派。即使有人拿了政府強行攤派的原始股,也會低於成本價賣出,因為有人認為持有這張“紙”比持有人民幣更安全。

原始股壹上市,最高也就四五十元壹股。當初那些深謀遠慮大量買入原始股的人,壹夜之間成了百萬富翁、千萬富翁甚至億萬富翁。早期的代表是楊百萬和袁林。

當“股票”已經試運行七年,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時,中國政府於1993年頒布了《證券法》、《公司法》、《審計法》,對“股票”市場進行了規範和立法,並正式承認其在中國的合法地位。

3.不動產

“房地產”是1988年出現在海南和北海的第三次經濟浪潮,早期盈利壹百二十倍。

當初在海南、北海“玩”房地產的人,大多花個幾十萬、上百萬就能“圈”出壹大片地。辦理完相關手續後,他們讓設計師做好圖紙和模型,在售樓處晃來晃去,這樣就可以按圖紙賣房了。

我們稱之為“賣樓花”,是香港愛國人士霍英東先生發明的。等房子賣的差不多了,賣房的錢就用來修房子,然後交付業主使用。開發商可以用很少的錢通過“資本運作”賺很多錢。早期代表人物有王石、潘石屹等。

當“房地產”經濟經過6年的試運行達到壹定規模,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後,1994年,中國政府頒布了《中國房地產管理暫行條例》等,對“房地產”市場進行了規範和立法,才正式承認了“房地產經濟”在中國的合法地位。

4.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是1990年北京中關村首次出現的第四次經濟浪潮,早期盈利200-300倍。當初陳天橋以50萬人民幣進入互聯網領域,幾年後資產迅速膨脹過億人民幣。

馬雲,Alibaba.com的總裁,在杭州和十幾個同學從十幾萬元起家,幾年後資產過億。現在陳天橋和馬雲都是百億資產的億萬富翁,早期代表人物有陳天橋、馬雲、丁磊。

在“電子商務”行業試運行近十年之際,中國政府於2000年相繼出臺了《中國電子商務管理暫行條例》,對“電子商務”市場進行了規範和立法,正式承認了“電子商務”行業在中國的合法地位。

5.純資本運營

“純資本運作”是1998年首次出現在廣西的第5波經濟浪潮,早期盈利近100倍。到現在還沒有立法,還在起步階段。?

  • 上一篇:什麽是逆向消費?現在流行的“逆向消費”在妳的生活中有沒有體現?
  • 下一篇:企業如何實施SEO戰略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