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與中國文化”
中國傳統節日作為民族文化的精華,蘊含著豐富而深刻的人文內涵,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然而,隨著農業社會向現代社會的快速轉型,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發生了變化,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不再強烈:延續了幾千年的文化積澱逐漸流失,儀式感淡化,節日正在演變成單純的節日或商家吸引金錢的噱頭。在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逐漸消失的今天,如何善待每壹個節日,讓傳統節日在現代社會發揚光大,應該是我們關註的問題。
節日不僅僅是假期。
2008年6月5438+10月1起,增加清明、端午、中秋為國家法定節假日,開啟了我國傳統節日保護的新篇章。這種變化雖然對保護民族傳統節日起到了積極作用,但也面臨著“雞肋”的尷尬局面:文化傳承的斷層導致增設節日的初衷落空,節日變成了“節日化”。
關於傳統節日的“放假”,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指出,節日和節假日是不同的概念:節假日是實現公民休息權利的壹種福利,不包含特定的文化內涵。節日則大相徑庭,比如春節,寓意家人團聚,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包含避邪迎福的內容。再比如中秋節,表達了人們對團圓的渴望。增加傳統節日為法定節假日的目的是為了創造條件讓人們更好地度過這個節日,而不僅僅是增加休息日。
“瘦身”的文化內涵
中國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和習俗,如祭竈、掃塵、放鞭炮、貼春聯、掛年畫、端午節祭祀、劃龍舟、掛艾葉和菖蒲、清明節散步、插柳等。通過這些行為,人們表達自己的願望,敬畏自然,親近血脈,懷念祖先,體現自己的價值觀,這也是節日文化的重要支撐。然而,在現代文明背景下,節日活動的簡單化導致了儀式的淡漠,大大降低了節日的文化內涵。
城市化的進程讓大部分人都住在鴿子籠壹樣的高樓裏,理想的賞月環境不復存在。至於七夕,被歪曲為“中國情人節”;重陽節對年輕人來說越來越陌生了...難怪有人驚呼,中國的傳統節日似乎只剩下飲食文化了,中秋節、端午節甚至被戲稱為“月餅節”、“粽子節”。
對於壹個民族來說,傳統節日在增強凝聚力、確立核心價值觀、深化文化認同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是集體的文化記憶。如何拯救這些傳承千年、內涵豐富的文化記憶,並使其在新時代煥發新的活力,是近年來包括專家學者和普通民眾在內的全社會關註的問題。
東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陶思燕說:“節慶文化產業的發展和傳統節慶習俗的傳承可以齊頭並進,不壹定構成前者對後者的破壞,而是對節慶文化生活的及時補充。比較‘產品’、‘產業’、‘傳統節日’,既符合時代需求,又體現了文化創新精神。”
拓寬人們了解節日文化的渠道也是值得探討的。調查報告顯示,超過80%的受訪者主要通過“老壹輩說的話”的方式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只有40%的人選擇“在媒體上知道”;同時,近七成受訪者呼籲網絡、電視、報紙、雜誌、書籍等媒體肩負起文化責任,加大宣傳力度和廣度,營造更加積極向上的節日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