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看到這個題目,就勾起了我兒時的記憶。那些在農村耍手藝的人,早就消聲匿跡了,但這些記憶卻永遠保存在腦海裏。
1,鐵匠。鐵匠這個行當,是農村最用得著的手藝了。他們壹年到頭在村子裏輪流轉,在這個村裏忙完了再到那個村,壹般壹個村子就得幹十多天,才能把鄉親們的活幹完。這些活就是,修鐵鍁,大鐝,鋤頭,犁耙以及各種鐵器,那個年代農村沒有機器,全靠人力種地,所以這些工具壞的快。他們壹到村裏,就生起大爐,把火燒旺,架起鐵砧子,敲起響錘,鄉親們就知道來了鐵匠了,然後就紛紛把需要修理的農具拿出來了。我們這些小孩,就圍著鐵匠攤觀看,當鐵匠師傅把燒紅的鐵從爐裏用大鐵鉗拿出來,放在鐵砧上時,我們拔腿就跑,因為跑慢了就有被火星燙著的危險。如此反復,樂在其中。
2,裁縫。30年前,我們這裏幾乎村村都有裁縫鋪,壹開始是村集體的副業,大包幹以後就被個人承包了,後來就慢慢的變成個人的了。那個時候,逢年過節的自己做衣服,把個裁縫鋪忙的夠嗆。改革開放以後,各種賣衣服的小攤越來越多,裁縫鋪的好日子就到頭了。現在,裁縫這個行當幾乎絕跡了。
3,補鍋匠。以前生活困難,買口鍋不容易,所以壹旦破了就得補。其實不光是鍋,還有瓷盆子,泥盆子,水缸,米罐等等。正是因為農村有這個需求,所以才有了補鍋匠這個行當。補鍋補盆是個細心活,如果壹不小心給弄破了,就得賠人家,可能掙壹天都不夠。
還有很多手藝,都隨著社會的發展消失了。這當然是好事,說明社會發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其實,優勝劣汰,是自然規律,先進的總要取代落後的,我們應該為此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