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傳統文化要分清傳統的精華和糟粕。只有優秀的傳統文化才值得我們去傳承。下面為大家提供《關於傳承傳統文化的議論文》,歡迎閱讀。
關於傳承傳統文化的議論文
馬年伊始,中央臺推出了家風是什麽的民間走訪活動,這壹話題也得到人們的熱議以及社會人士的好評。
自古至今,由中到外,幾乎沒有壹家是沒有家風的,例如說,傅雷家書就是傅家家風的傳承及對後代們的教誨的家風的典例。還有的比較熟知的,那大概就是清末重臣曾國藩了。曾國藩曾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九個赫赫大字警示自己及子孫,他壹生忠於國家和自己的子民,從不做違心的事,他本身的修養就極高,在朝中享有盛譽也因此才委以重任。他對家族每壹位成員嚴苛以待,這也是曾家在後清長盛不衰的原因,
家風不壹定必須是白紙黑字寫在紙上的,它其實相當於壹種信仰,壹種以家庭或家族為單位去恪守的壹種信仰,就像晉商堅持“誠信經商,客戶之上”的原則壹樣。潛移默化,慢慢傳承下去,漸漸濃縮,最後在每個人的心中都形成了這種精神的精華所在,並從中獲益,
壹般來說,家風都是些比較正義,比較美好的詞語形容的,比如誠信,自強,老實,孝順等等。我還記得年後某夜晚壹家子圍坐在電視機旁談心時,爸爸也適時問我:“妳說說我們家的家風是什麽?”我想了想問妳往日的壹些瑣事,父母對我如何教育,悉照他人的壹些說法壹壹把我的想法細數出來。都是些再平常不過的小事,卻恰恰可以看出壹個人的性格,從而折射出我們的家風。父親朗然大笑,褒獎了我的小機靈。
其實,回歸正題。家風是對中國數千年來優良傳統文化的壹種良好的傳承。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更為重要。壹個人在家庭裏所熏陶的比學校裏的各種人所感染形成的性格會有所不同。家風就像基因壹樣,是壹個家庭獨有的特色,這樣的家風才體現了壹個家庭的獨立性、特殊性。億萬個家庭,億萬種家風,這樣凝聚為壹體便是我優秀的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作為新世紀即將的領頭人,我們應承擔好這壹家風,將它們完美地凝聚為壹體,形成中國特色的民族風,發揚光大。
城鎮化與文化傳承分論點文化傳承是城鎮化的助推器。xx市榮獲xx年十佳魅力中國城榮譽稱號,傳承並弘揚旗袍文化。舉辦國際旗袍文化周,來自20多個國家的佳麗參加,中央電視臺全程轉播。旗袍文化沒有成為撫順市城鎮化建設的攔路虎,相反,旗袍文化的傳承成為撫順城鎮化建設的壹張新名片。文化的傳承不僅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同時像二級運載火箭壹樣,助推我國城鎮化建設全面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