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經濟學家直指,供過於求是造成金融海嘯與全球經濟危機的核心問題,然而發生在制造業現場的狀況卻是:產品復雜性提高,但是交期越來越短、人工越來越貴,因而使得能夠完成過去需求的傳統生產線,在遭遇機臺故障、零件短缺、產線缺工時造成的虧損也越發驚人;更遑論少量多樣的客制化需求對壹條龍式生產線帶來的挑戰,以及為了滿足喜新厭舊的消費者而快速縮短的商品生命周期,更壓縮著研發到量產的時間。
工業4.0儼然成為所有問題的解答
IBM全球電子產業總監指出,制造業主要面對的挑戰,回歸根本便是如何提升品質、增加效率、降低成本和提高生產力。其中,品質又是最重要的壹環,不光是因為成本問題,更由於品質會直接影響到客戶的滿意度與營業額;其次是生產效能,尤其在大量制造的規模式生產中,即使是極小百分比的提升,也能夠大幅增加產量。
因此,德國率先提出了以工業4.0(Industry4.0)為口號的的高科技戰略計劃。IBM全球電子產業總監分析,這個計劃的目的,是將制造業推向數位化及智慧化,大幅優化現有的制造模式,帶領制造業從人為控制的程序轉移到全自動運作。自德國發起了這個概念,美國、日本、韓國、中國、臺灣…每個國家也陸續推出了各自版本的工業4.0計畫。
在全球擁有廣大制造業客戶基礎,同時也仍是半導體與高階系統制造廠商的IBM,對工業4.0的發展藍圖,也勾勒出壹個完整的架構,幫助企業了解工業4.0在不同層面的發展方式,及每個層面能為企業創造的效益。
工業4.0階段目標
IBM認為,工業4.0是邁向未來制造必經的旅程,企業應依自己的策略目標選擇階段性實踐方案,與時俱進達到工業4.0。第壹步要做的,就是決定要投入工業4.0的規模,並且可以分為三類:
第壹類是工廠/企業內優化(M2BIntra-Factory/EnterpriseOptimization),即是如何在數位化價值鏈的前提下打造智慧工廠,智慧化連結所有生產設備與系統,建立雲端與大數據平臺,運用自動化控制來管理相關的設備及生產流程。
第二類是企業間價值鏈整合(B2BValueChainIntegration),透過供應鏈數位化的互聯,形成端到端的價值鏈,有利於資訊的傳遞和交流,藉由先進的預測分析,提高生產效率與增加應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