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在過去的幾十年裏,中國以犧牲環境和廣大農民工的利益為代價,通過消耗大量饑渴的自然資源實現了經濟增長。然而,這種增長模式是不可持續的。第壹,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實現它會消耗更多的資源,但資源是有限的,必然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這與人民改善生活的願望是相悖的。這種模式註定要被打破。北京的霧霾就是壹個例子。由於高汙染、高排放工業模式的存在,人們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因此升級勞動密集型、高汙染、高能耗產業逐漸提上政府的議事日程。二是低端制造業容易被上遊產業鏈控制。美國對中國光伏產業的制裁,幾乎摧毀了中國整個光伏產業,倒閉的企業壹家比壹家大。說到底,中國制造業只是處於壹些低端加工的水平,而核心技術掌握在別人手裏。中國公司不僅沒有定價權,而且人家要制裁妳,低端加工技術門檻低,造成了整個行業的惡性競爭,低價贏得訂單,造成了大家。
中國未來的發展,有兩個關鍵詞不可忽視。第壹是產業升級,第二是創新。而產業升級也必須依靠創新。就像妳前面說的,中國的創新喊了很多年,為什麽壹直沒有效果?是政府做得不夠還是中國人太蠢了?很多人會疑惑吧?其實創新包括兩點:壹是技術創新,制度創新,技術創新要靠人才,人才培訓卡制度是相輔相成的。所以,中國未來要想走在世界前面,就必須改革體制,形成良好的人才培養機制和知識產權機制。誰和現在的體制有關系,誰就能得到好的職位和福利,不是靠其實力和學術水平,這不僅挫傷了人才發展的積極性。留不住人才,這就是為什麽真正的人才都出國了,中國成了失敗的國家。如果壹個國家的氛圍是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機會主義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誰還會願意努力,上進?
另壹方面,知識產權,我們不否認如果蘋果和微軟生在中國,喬布斯和蓋茨也只會成為華強北的小老板。每個人的知識都可以隨意竊取,沒有人會創新。
所以中國的未來要靠產業升級來發展,靠科技贏得未來,而這壹切的前提是制度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