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中國早在春秋時期就有經濟思想,但直到20世紀才開始經濟學。19世紀後期西方也出現了經濟學。為什麽經濟學不同於經濟學思想?
關鍵在於是否有壹套系統的分析框架,既有利於理論假設的證偽,也便於學科知識的積累和傳承!在目前人類的知識狀態下,數學是建立這壹框架的最佳工具。第二,是的,現有的數理經濟理論有很大的局限性,喜歡這些模型的人也看到了,但這恰恰說明我們還需要努力,需要更多代人努力,而不是放棄。為什麽現有的數學是有限的?在過去,物理現象是數學發展的主要原因。當它們被用來分析人類社會時,出現壹些不匹配就不足為奇了。但情況正在改變,越來越多的經濟現象,包括金融危機,正在催化新的數學。第三,經濟學是最適合數學化的學科之壹。比如下個月的通貨膨脹、股市、產量、氣候、農業產量等。
第2頁
充滿未知,這些都是概率論和隨機過程論的研究對象。為什麽經濟學不應該借用它們?做企業的都知道,企業小的時候容易賺錢,大了以後利潤率會越來越低。這不是凹輸出函數嗎?做企業希望賺最多的錢。這不是優化問題嗎?第四,大家喜歡的制度經濟學是不是離不開數理經濟學?張五常如此斥責數理經濟學。如果沒有他之前的經濟學數學模型的影響,他的理論可能嗎?其實國內數學模型最厲害的地方在於,他們要麽不明白徹底的數理經濟學的本質,要麽受益之後連自己都不知道。拿起碗吃肉,放下筷子罵娘!沒有數學的應用,就沒有現代經濟學。5.或許可以說,科斯的理論簡單易懂。
第3頁
數學,而且新經濟模型用的數學越來越抽象,越來越偏頗!坦率地說,20世紀初經濟學中任何數學的使用都是被拒絕的。當時如果不習慣數學的權威,排斥壹切數學,會有後來的新制度經濟學嗎?新產權理論?誰能預測未來什麽數學會成功?還是要有開放的心態,用數學的人和不用數學的人都應該得到尊重。6.商業和金融如何促進數學的發展?經濟學為什麽離不開數學?兩千年前,漢朝的祖先出版了《九章算術》第七卷,其中問:“今蜀中有人持錢,十三。第壹回14000,第二回13000,第二回12000,第二回11000,然後是10000。每五回錢,利潤就枯竭。問本如何持幣互利?”今日中國經典
第4頁
經濟學超越漢朝?七、寫這些,1近幾年看國內經濟社會科學的很多論文,基本停留在事實描述,互相重復,不切題,顯然是因為缺乏邏輯自洽的分析框架,使得研究落了空;希望更多的青年學生先接觸到數理經濟模型,了解其本質後再來評論。諾貝爾獎不是傻子。數學模型確實受制於人的能力,但誰知道人的能力極限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