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農歷正月初壹)、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龍擡頭(農歷二月初二)、社日節(農歷二月初二)、上巳節(農歷三月初三)、寒食節(至日後105或106)、清明節(公歷4月)。
中國的情人節(農歷七月初七)、中秋節(農歷七月十五)、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下元節(農歷十月十五)、冬季至日節(公歷65438+二月21~23)和除夕(農歷二十九或三十)。
到了漢代,大部分基本定型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從隋唐到兩宋,中國傳統節日經歷了變異和調整。宗教的滲透,民族的融合,社會心理的紊亂,給中國節日習俗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元素。中國的節日包括“法定假日”。
是指國家法律根據我國的風俗習慣或紀念要求規定的慶祝和休假的休息時間。法定節假日制度是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制度的重要反映,涉及經濟社會的諸多方面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傳統節日介紹:
傳統節日是傳承優秀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不僅能讓人們增長見識、受益於節日,還有助於展示文化、弘揚美德、陶冶情操、弘揚傳統。民間節日是人類文明進化發展的產物,大部分節日習俗在古代就已經開始出現。
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就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沈澱和凝聚的過程。《春秋生活歷序》:“天地開,萬物濁昧。依陰陽,日月五緯皆有牽牛花。四萬五千年,日月五緯輪流。立天像,法地之儀,作幹支定年月。”
古代幹支歷法的制定為節日的出現提供了前提條件。在歷史的發展演變中,朝代更叠,古代歷法變化很大。* *前後有102日歷,有些“傳統節日”的具體日期其實是不壹樣的。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誕生過很多節日,有的保留了下來,有的中途“失傳”了。
《金蛇之舞》是聶耳於1934根據民樂《道八班》改編的民族管弦樂。樂曲旋律高亢熱烈,鑼鼓鏗鏘有力,渲染了節日的氣氛。這首歌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開閉幕式上被用作背景音樂,以烘托奧運會這壹全世界人民的節日的喜慶氣氛和濃郁的中國特色。
創作背景
1934年春,聶耳先生在百代唱片公司負責組建國樂樂隊,制作民樂唱片。樂隊剛成立的時候,聶耳就根據家鄉昆明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