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意義上說,江戶時代是日本文化與中國關系最密切的時期,也是日本文化史上的巔峰時期。這壹歷史時期的文化特征之壹是儒學的繁榮。雖然中國的儒家思想在遙遠的古代就傳入日本,並且壹直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日本人的思想,但始終沒能完成壹次轉化,真正融入日本文化。江戶時代的到來帶來了契機,使儒家思想真正達到了日本人的條件。圍繞以齋藤優子學派為主流的宋代理學之爭,百家爭鳴,各種學術思想激烈碰撞。結果儒家思想傳入日本後,最終在江戶時代形成氣候,也促進了江戶文化的繁榮。因為它既有知字迷月的情調,又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具體原則,難怪有人把日本視為儒家之國。江戶時代的儒學包括以藤原啟治、林羅山為代表的齋藤優子學派,以中江藤樹為代表的陽明學派,以伊藤仁齋為代表的古意學派,以辰鈴木為代表的古文學學派。在江戶時代,儒學,尤其是齋藤優子學,已經異化為政府的統治工具。雖然德川幕府掌權後采取了壹系列措施來維持其經濟和軍事優勢,但實際上仍存在將軍與地方名流之間權力失衡的危險。要在新的統治秩序中消化這些危險勢力,僅僅依靠權力壓制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找到壹種思想工具來達到維護封建政治秩序和道德秩序的目的。到了宋代,朱的“以義為尊”思想滿足了新建立的江戶幕府的政治需要。朱的意識形態功能是將外在的政治要求轉化為內在的道德自覺。朱的另壹代表人物林羅山認為,當忠孝不能兩全時,孝道應優先於忠義,這與德川政府主張的主從制高於家長制的論點不謀而合。因此,朱的學逐漸受到統治階級的重視,成為官方的意識形態。儒家思想的興盛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政府的推崇和支持。林羅山及其後代受到德川家族的高度重視,擔任幕府教長,即大學士。大學校長的位置由林家繼承。幕府資助林羅山在各地設立專門研究齋藤優子的學校,各地也有指定教授齋藤優子研究的藩校。幕府直屬的長平書院禁止教授和學習齋藤優子研究以外的任何東西,錄用官員的考試內容也僅限於齋藤優子研究。齋藤優子研究的主要特點是閉關自守,崇尚沈思和反思,忽視實踐活動,這與重視實證主義、強調實踐的現代學風是相悖的。
上一篇:80-90年代經典老歌。下一篇:八段錦起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