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節氣的特點:冬至是壹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節氣,也是陽氣開始逐漸恢復的時節。冬至之後,白天逐漸變長,夜晚逐漸變短,天氣也逐漸變得寒冷。風俗:祭祀,祈福,吃水餃,九九消寒,吃湯圓,吃麻糍等。
冬至又稱日南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壹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祭祖節日。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2個節氣,鬥指子,太陽黃經達270°,於每年公歷12月21-23日交節。
清代北京及蘇杭等地註重冬節,所謂“肥冬瘦年”,即寧願過年時節儉,也不能在冬至虛度之意。民間或用各種食物互贈,叫“冬至盤”,並互相慶賀,叫作拜冬。至今,江浙、閩臺、兩廣民間仍盛行過冬至節,在此節祭祖、吃糯米制品以及聚宴等,其中有不少很有意思的飲食活動。
如江浙壹帶多吃冬至肉、冬至魚及雞鴨。冬至肉是用豬肉和醬油煮燒熟的,冬至魚是把魚分食後留下頭尾,用碗盛著放在米桶內,叫“吃剩有余”,取食物豐足之意。這和除夕夜吃魚,寓意“年年有余”相似。
北方壹些地區如北京、天津,冬至夜吃餃子或餛飩。諺語雲:“冬至餛飩夏至面。”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河南名醫張仲景。後人在冬至日包餃子吃以作紀念。
氣象變化
冬至之後,雖然太陽高度角漸漸高起來了,但這是壹個緩慢的恢復過程,每天散失的熱量仍舊大於接收的熱量,呈現“入不敷出”的狀況。到了“三九、四九天”,積熱最少,溫度最低,天氣也就越來越冷了。中國地域遼闊,各地氣候景觀差異較大。
冬至日的白晝雖短,但是冬至日的溫度並不是最低;冬至之前不會很冷,因地表尚有“積熱”,真正寒冬是在冬至之後。由於中國各地的氣候相差懸殊,這天文意義上的氣候特點對於中國多數地區來說,顯然偏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