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國有企業勞動關系的變遷是隨著國有企業改革進行的。國有企業的改革至今已走過二十多年的歷史,回顧這壹過程時作了階段劃分,筆者認為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壹階段:1958-1977年,政府行政權利為主;第二階段: 1978-20世紀末,由簡單政府權利向復雜企業權利過渡;第三階段:21世紀以來,三方協商,勞動者、企業、政府的“三方權利”。
1、政府行政權利為主(1958-1977年)
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之後,生產資料基本上公有化,勞動者是國家的主人,生產資料***同所有,勞動關系雙方身份性質的根本轉變使其成為“壹家人”。工人擺脫了雇傭勞動的地位,基本上是為自己為社會勞動了。勞動力不再是商品,工人的工資也不再是勞動力的價格,而是國家付給他們的報酬。美國學者華爾德對中國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企業勞動關系作了如下描述:由於企業不是資本主義意義上的經濟企業,所以在企業中發生的雇傭關系也就不是壹種市場關系。在這樣的企業中,勞動力的雇傭並非根據生產的需求來確定;工資水平和就業條件是由企業的上級機關制定的,工人和管理方不能就工資和就業條件討價還價。在企業中,就業本身已經轉變為福利,許多本應由社會提供的福利轉變為由企業發放,而工人和管理方也不是分離的兩方。
在武鋼內部,如大多數國企壹樣,工作規則是勞動關系的核心。這些規則是由政府單方面制定的,幹部和工人都是受國家雇傭的。他們之間並沒有身份和地位方面的差異,只有“社會分工”的不同。
2 、由簡單政府權利向復雜企業權利過渡(1978-20世紀末)
1984年《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對國有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制度進行改革,開始在國有企業中實行效益工資改革;1986年,國務院頒布了《國營企業實行勞動合同制暫行規定》,在新增工人中確立了勞動供求雙方的自主權利,用工主體開始由國家向企業轉換;1992年國務院發布了《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條例》,明確了企業在勞動用工、人事管理、工資資金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權利;1993年《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幹問題的決定》又明確提出了建立勞動力市場體系,促使就業、用工、工資等方面的市場化。以1988年4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為標誌,第壹次從法律上明確了國有企業作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的經濟組織的法人地位。1992年黨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總目標,並把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作為國有企業改革的目標模式,由此國有企業改革開始從以往企業與政府間的利益分配關系的調整,轉向從產權制度上進行改革。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作出了關於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決定,特別強調國有企業必須從產權制度和管理制度上進行根本改造。隨後,不同類型的國有企業先後進行了不同程度的企業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