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曲
白曲即白族民間歌謠。劍川是白族民間歌謠的主要發祥地,被稱為“白曲之鄉”。列為全國藝術家科重點科研項目的《白族民間歌謠集成》收編的479首歌謠中,劍川的作品占50%以上,以其數量多、質量高、品種全、流傳廣而著稱於世,已引起國內外學者的高度重視。歌詞結構為“七七七五”式“山花林”,四句為壹段,兩段或若幹段為壹首。如《白月亮》:“白月亮呀白姐姐,白姐身穿漂白衣,白繡花鞋穿腳上,白羊皮斜坡。白米白面吃進肚,白講白說白費氣,白天人多難開口,白月下相會。”白曲常在田間地頭及石寶山歌會等民族節日裏演唱,龍頭三弦伴奏。其內容有勞動歌、時政歌、儀式歌、情歌、生活歌等。風格獨特的有反意歌、諧音調、壹字曲等。
本子曲
本子曲是流行於劍川的白族曲藝品種,其唱詞亦為“山花體”,唱本有故事情節,長於抒情。現仍廣泛流行的本子曲傳統唱本有《鴻雁帶書》、《出門調》、《月裏桂花》等50多篇。《鴻雁帶書》反映的是出門做木匠的丈夫久不還鄉,妻盼夫歸的情景。另壹部反映木匠出門苦情的代表作是《出門調》,全篇分為被逼、離鄉、冤情、妻怨、夫淚5個部分,***200多行。曲折反映白族社會生活的《黃氏女對金剛經》***2300多行,是迄今搜集到的最長的白族民間敘事長詩,已在日本出版。
劍川古樂
劍川古樂由4類曲種組成。壹是古曲,有《浪淘沙》、《南清宮》等,其中壹些古曲屬早已失傳的唐宋詞譜,如《浪淘沙》即由呂洞賓所創。二是洞經音樂,有《嫦娥歌》、《醉楊妃》、《八卦腔》等30多首,其中《八卦腔》據考與唐玄宗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所創的舞曲《紫微八卦舞》關系密切。過去,洞經會遍及劍川縣各地,參加者都為會演奏樂器的文人學士及民間藝人。三是阿咤力佛腔,有《大佛腔》、《眾等皈依》、《香贊》等100多首。在文化館的配合下,中國音像大百科編輯部將劍川阿咤力佛腔收入《雲南佛樂》(磁帶三盒)正式出版,向海內外公開發行。四是道腔,有《長梵白鶴》、《集福迎祥》、《五召請》等40多首,其曲調自成壹格,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在大理州乃至全省,能較為全面掌握阿咤力佛腔、道腔及其科儀表演的僅有劍川的壹些老藝人。
東山打歌
東山打歌流行於劍川東山,為自娛性的白族舞蹈,其動律在腿、腳,動作渾厚樸實,均為全腳掌著地,踏實沈重,壹步壹頓,踏地而歌,節奏鮮明,風格粗獷大方,富有原始古樸的韻味。劍川文化工作者根據東山打歌改編創作的白族歌舞《肖拉者》,代表白族參加第三屆中國藝術節全國56個民族歌舞薈萃的“九州奇葩”晚會演出並獲獎。爾後又改編為白族集體舞,在1996年在州慶四十周年時全州推廣普及獲成功,結束了白族沒有集體舞的歷史。